正文 第一章 噴氣(一)(1 / 1)

1.1開發太空,造福人民

火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到了宋代已經廣泛應用於軍事方麵,出現了用火藥作動力的火藥箭,即“火箭”。火藥箭的飛行原理和現代火箭完全相同。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首先將火藥箭應用於飛行方麵。根據記載,明代有一個官吏名叫萬虎,在公元1500年前後做了一次大膽的火箭飛行實驗。他先製成兩個大風箏並排固定在一把椅子上,然後在風箏的骨架上綁了47支火藥箭。萬虎坐在椅子上,點然47支火藥箭。一聲轟鳴萬虎消失在火焰和煙霧中。

萬虎的實驗雖然失敗了,但是這種勇敢的首創精神是永遠值得稱道的他設想靠47支大火藥箭的推力拔地而起,再借風箏的浮力在空中滑翔,這種天才的構思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基姆在其名著《火箭與噴氣》中稱萬虎為“試圖利用火箭作為交通工具的第一人”。為了表彰萬虎的業績,美國科學家還用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前蘇聯火箭學家費奧多西耶夫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圖利用固體燃料火箭將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現代中國航天事業遵循“開發太空,造福人民”的宗旨,優先發展應用衛星。自1970年以來,我國共有6個型號的長-在係^較火箭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截止1990年底,已成-功地進衧了28次航天發射。將30顆自行研製的衛星和2顆國外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空間強國之一,其中衛星回收、箭多星、衛星測控、高能低溫燃料火箭、地球靜止衛星發射技術已居於世界先進行列。“長征3號”火箭總長48.8m多,最長的尾截達18.3m多。它已先後七訪長空,均獲成功。1990年,“長征3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把“亞洲一號”衛星送上天,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新型火箭是“長征2號E”運載火箭,俗稱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或長二捆火箭。它全長49.7m,起飛重量460t,發動機推力600t,運載能力近地軌道9.21。它已將美國休斯公司為澳大利亞製造的第二代通信衛星送入離地麵200km到1050km的橢圓形軌道,這顆衛星加上麵級重量共7659kg。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英國《衛推》載文稱:中國的空間計劃正處於蓬勃發展的勢頭。

中國宇航學會在“九一海內外華人航天科技研討會”上指.出,2000年前後,中國航天事業的重點是發展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同時,還要瞄準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趨勢,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跟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