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已見張毅喘息未定,景夕忘就一招逐燕清風使了過來。張毅雖知這一招平平無奇,但在景夕忘手中使出卻是非同一般,眼看長劍如矢應機,勢似淩雲,忽地身法一轉卻如步罡踏鬥般躲開了景夕忘那咄咄逼人的架勢。
張毅大喝一聲道∶“也讓你嚐試一下我八步移風的利害。”話音未歇便一步搶上,身法飄忽形如鬼魅。景夕忘變攻為守,張毅步法雖奇劍術卻淡然無奇和景夕忘懸殊太大,一昧隻在四周遊走半點也近不得敵方身邊。僥是如此景夕忘也暗暗心驚:“如果張毅的劍術再高明一點那自己的處景就不及如今般灑脫了。”
此時景夕忘雖然隻是一昧地防守倒不是因為沒有破敵之法,隻因他好奇心起想看一下這八步移風到底有何玄妙之處。
兩人鬥得五十多招,因為張毅的八步移風身法的動作幅度較大,當初立創這八步移風身法的人其意隻在出其不意之餘而求速戰速決的效果,卻不想劍術不精倒被景夕忘拖了這許久的工夫,早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如果換作別人,張毅此時可能已經罷劍認輸了,但在景夕忘麵前卻有一種非勝不可的自尊在裏麵。卻見景夕忘神采依然,一招一式還是打得有條不紊。
過了許久,也是因為張毅的速度明顯放慢了許多景夕忘才漸漸看出他的步法大多以太極八卦為基礎,然後以自己為中心迅速判斷其方位順序。
景夕忘曾在書上看過,太極八卦的主要方位 有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象征著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萬物之間的變化規律,而克敵製勝之法也就在於這八個方位間的隨意變換,可進可退,可攻可守,以達到一招致勝的奇效。
然而隨自己的身形變動,八卦方位也會隨之變動,所以除了要熟練步法之外,還有就是製敵之時出手動作一定要快捷,如若不然,對手的身法稍換其方位也就會隨之產生較大的變化還有可能讓自己置身險景。
景夕忘看出了張毅的步法變換,顯得甚是得意,這時他童心大盛想起韋永鈺叫自己為他雪恥之事,便趁他此時疲乏而逐漸開始力不從心,一心要捉弄張毅一番。於是兩人比起身法速度來,每次張毅前腳剛踏出,景夕忘就推測他這次踏的是哪一個位置,自己便搶先走到那位置上。但太極方位變化之數極多,自己對此等步法更是一竅不通,一步一個方位又往往會令自己泄身險景…
有幾次走到一些凶險的方位上頓時破綻百出,要不是反應快捷早就讓張毅給製住了。但也有時候景夕忘所站的位置恰恰就是麵對張毅的大凶之地,景夕忘卻一直逗著他玩,隻是隨手用劍麵在他肩膀上一拍,以示提醒。有幾次被景夕忘猜中了張毅的轉換方位,景夕忘已搶身到那個位置上張毅一時收步不及,也一頭撞了過來甚是狼狽。
張毅被一個師弟如此捉弄,當真是奇恥大辱,要是自己父親知道自家的步法被自己使成這副德性還不被罵個半死?此時他心知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是打不贏的了,忽地冷哼一聲停下手來,頭也不回隻氣衝衝的跳下台走了。景夕忘看他這舉動倒也好笑,心想∶“要是葉萱在這裏看到肯定也高興。”但這時葉萱不在這裏圍看,心中卻有種奇怪的失落感。
當宣布完自己勝出時下到台來隻見韋永鈺在下麵兀自大笑自不停。在隨後的幾場裏,雖然也有不少劍術精深者,但還是一路披荊斬棘,順利的進入到最後。華仙派的弟子幾乎沒有幾個會想到最後和林師兄對決的竟是一個入門不足一年的小師弟,一個個品頭論足的也不知是什麼表情。
在景夕忘站在最後的試劍台上時,柳筱、葉萱和趙晰等人都在台下觀看著,而坐在上座的是乙上師伯,因為這一場奪劍之爭是由乙上道長主持,太白真人和靜宛師伯並沒有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