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改名九華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道場。
大學四年,葛風每次從學校回家都從這裏經過,心裏一直都對此佛家聖地神往已久,可是一直沒有得窺真容。如果這次不是心裏煩躁,無法平靜,也不會想到來這佛家清靜之地,打擾菩薩的修行。
葛風,大學畢業一年至今,無車無房無存款,地地道道的“三無”人員。好不容易談了一個女朋友,昨天也剛剛分手。對那座生活五年的城市,葛風心灰意冷,索性將那可有可無的工作也給辭了,一個人跑到這佛家清靜之地,想沾點佛家的佛氣,讓自己那煩躁的心冷靜下來。
分手,葛風沒有一點感覺,這段可笑的戀愛,原本就沒有抱多大的希望。房子,汽車還有錢,沒有這些,又有幾個女孩子願意跟著自己。這個社會很實際,這個社會的人也實際,這個社會的女孩子更實際,葛風沒有怨恨誰,更沒有怨恨那女孩子,沒有麵包的愛情不能算愛情。
從九華山徒步而上,一路走,一路看著這寶刹的風景。如果不是人太多,這裏真的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
科學發展越來越快,可是人卻越來越相信這朦朧之中的神佛之說。清靜的佛家聖地,此時人滿為患,根本沒有一點“清靜”二字。
真身寶殿,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銀重修地藏塔殿,賜額“護國肉身寶塔”。
一腳跨進這全國文明的“真身寶殿”,一股森嚴的氣息撲麵而來,從心裏上產生一陣震撼。
葛風恭敬的磕了三個頭,不拜佛,隻拜心。
廟宇,見的多了,可是葛風很少跪拜。跪天跪地跪父母,葛風一直堅持這個原則。可是今天,又加上了一個“跪心”吧,跪自己那顆不平靜的心。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心也越來越煩躁。一個記不住是叫什麼的學者說過,華夏的經濟快速發展,人心也越來越煩躁了。
煩躁的心,也讓人們更加需要一座清靜的“佛”坐鎮心中,這也是各大佛門寶刹越來越人滿為患的原因吧。
一眼望去,殿高15米,門朝西南,紅牆森嚴,巍峨雄壯。入殿須登八十一級台階。站在台階之下,舉目仰望,可見南門廳上兩塊匾額。上額書“肉身寶殿”,下額書“東南第一山”。
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畫棟,仙鶴、麋鹿等珍禽異獸,牡丹、靈芝諸鮮花奇草,栩栩如生、鮮豔奪目。回廊有石柱20根,南北簷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聯,北邊是:“誓度群生離苦趣,願放慈光******”。南邊兩副,一副題著:“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
“嗨。”葛風輕歎一聲,不愧為聞名全國的寶刹啊,這氣勢不是那些小廟小佛能比擬的。
“你好,請讓一下,好嗎?”正在發呆的葛風被一陣聲音打擾,原來是站著的位子擋住了後麵人跪拜。
葛風歉意的笑了笑,連忙轉身看著旁邊。
一個肥頭大耳,大腹便便的四五十歲男子,牽著一位打扮妖嬈,紅頭粉麵二十多歲的女子,一起依偎著拜佛。
兩個人一臉真誠,頂禮膜拜。
葛風一陣苦笑,佛,隻是一部分人心中的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