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了,想通了,天大困難也要幹成功。邢飛書記就是這樣一位領導人,主意拿定以後,就與省長進行了溝通,然後由省委和省政府的兩個秘書長分別通知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省財政廳和省民政廳,按照國務院批轉民政部撤銷夏河蒼山兩市的實施方案,原市屬各縣歸省直管,原兩市市區合並成立新夏市的要求,三日內拿出人、財、物調整方案。這些相關部門已經早有準備,隻是將方案重新審定後按時報送。第四天上午省委書記會即對相關方案進行了研究。其實所有變動涉及人財物的調整,難度最大的仍然是人事安排,隻要幹部配置合理人的問題解決了,一切相關問題都可以解決。
書記會又對省委組織部報送幹部配置方案進行了適當調整,將原夏河蒼山兩市合並後,按省委規定年齡副廳級以上實職幹部離休一批,除了新組建的新夏市四大班子擬任職領導外,還有一部分年富力強的副書記、副市長和常委部長們一律都保留副廳級待遇,下放到原蒼山市分成的蒼南、蒼北兩大區,和夏河市原市區分成的河東、河西兩大區,分別擔任區級四大班子正職。這樣一來,省管幹部除了田潤達調回省直任省委副秘書長以外,其餘都實至名歸得到了相應安排。這個人事安排方案的合理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強,下午的省委常委會和第二天的省裏四大班子聯席會經過認真討論都一致通過。讓人頭疼的區劃調整人事安排問題就這樣妥善解決了。
盡管領導層認為已經是很妥善了,但是方案出台一揭蓋,具體涉及到每個幹部個人的崗位職務變動誰也難以保證全都滿意,皆大歡喜。具體到每一個幹部個人滿意不滿意,歡喜不歡喜,因為這是工作需要組織決定,是不能再開複議和討價還價這個口子的。為防止跑風漏氣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省委果斷決定加大執行力度,通知原夏河、蒼山兩市的所有省管幹部第二天到省裏開會,召開區劃調整試點動員大會,宣布兩市合並成立新夏市的區劃調整人事安排方案就此出台。同時嚴明了一條紀律,新建新夏市四大班子擬任職幹部三日內無條件報到履職,拒不報到履職者視為自動辭職。省委將不再做任何安排。後來實施區劃調整方案的實踐表明,省委的果斷決策既符合社會現實的客觀實際,也符合幹部隊伍的現狀實際。這條黨紀政令一明確,沒有一個幹部不按時報道,也沒有一個再找省委討價還價。無論是誰吧,要是能幹到正處級以上的位置,哪個不是幾十年功苦心血所熬成,也沒準還要沾點祖墳運脈金蒿白煙之靈氣呢!再說現今這世情,有些官們跑官門檻踢破,錢花多少還沒個準價的喲!誰還去冒傻氣自己把頭上的烏紗帽去摘了繳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