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我的大時代!(終章)(1 / 3)

而現如今的大明軍隊裏邊,就有著一隻特殊的分支,那就是參謀製度,而參謀已然配備至了班。*作為穿越的軍事愛好事,朱祁鎮理所當然地將這已經漸漸地蛻變成為了成熟的熱兵器軍隊的大明軍隊作出了新的變革和編製。

自然,這一切都由朱祁鎮先在被後世稱之為禁衛軍的子親軍進行著嚐試。雖然沒有完全地照搬後世的軍隊編製,但是大量地進行了模仿和改良。

而營是大明最主要的作戰基本戰術單位,如今派遣軍隊作戰,皆是以營為派出單位,向前段時間的遼東地區鎮壓異族叛亂,一共就出動了五個營的兵力,最終擊潰了六千名異族士兵並俘獲了近兩千人。

而這大概也是最近這兩年以來,在大明帝國的疆域之內所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戰事了。五個營不過兩千五百人,其中還包括了一個輜重營與一個炮兵營。

不過現如今已然完成了換裝和改編的大明軍隊,這樣的配備和兵力,雖然比之過去動不動就拉出數萬大軍甚至是數十萬大軍那種巨大龐大乃至碩大的規模遠遠不如。

可雖然調動使用的軍隊不多,但是這些已經通過了十年的時間改編整訓,形成了一套合理而又合格的職業軍人係統造就出來的這些士卒,每一個拉出來都絕對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再加上朱祁鎮為了提高士兵的作戰能力,把大明的武器研究院與那船舶研究院共同列為了重點單位,大量的資金的投入,使得大明的能工巧匠們暴發出來的那種驚人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再加上有朱祁鎮這位來自未來的穿越者皇帝陛下那超越前人甚至是超越這個時代五六百年的智慧結晶的點拔之下。

使得大明的船舶、武器等各個方麵都走在了這個世界的尖端,嗯,原本就已經很尖端了,而現在,更加的尖端,如今。大明的武器研究院已經在研究被皇帝陛下稱之為帶彈殼的火炮炮彈。

其實那也就是在未來,會被大明稱之為佛朗機銃的玩意,但是。如果真的用上了這樣的炮彈,將會使得火炮的裝填時間削弱到了極短的程度,跟老式火炮相比,它們的射度甚至能夠達到老式火炮的兩倍乃至三倍。

這樣的射速。將會讓敵人完全的被我大明的炮兵部隊用狂轟濫炸的戰術完全淹沒於火海之中。

雖然目前仍舊處於試製當中,但是,石亨卻很確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明的火炮。將會成為整個世界的異族的噩夢。而現如今,大明的火炮和火槍,已然成為了整個大明周邊地區所有國家的噩夢。

--------------------

當然,這都是那些膽敢對大明有不敬或者有不軌企圖的國家。在大明帝國那位鐵腕皇帝陛下強悍的手段麵前,原本那些心懷不軌的異族已然皆盡地被埋進了曆史的塵埃之內。

而在朱祁鎮的影響之下,大明的文官們,不再像過去一般,成隻是想著如何的去爭權奪利。隻為了爭奪朝堂之上的一點點蠅頭利。

他們雖然身居於朝堂之上。可是,那一雙雙噬血的眼珠子,猶如一群饑餓的惡狼,虎視眈眈地掃視著大明的周邊,或者在朱祁鎮這位絕對的功利主義者皇帝陛下的影響之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已然顯現了出來。

雖然他們仍舊會因為朱祁鎮向外發動戰爭而不滿。成嘰嘰歪歪上書抨擊,但是。卻總是會被朱祁鎮很是犀利地反擊回去,並且用一次又一次的事實和利益來證明。他這位大明子的決定是多麼的英明神武。

而自從十歲之後,每次的早朝都會與朱祁鎮一起參加並且旁聽的朱見深實在是受益非淺,朱祁鎮正是通過這樣言傳身教的方式,讓那朱見深明白他這位父親作為大明子的野望和主張。

讓他明白,大明需要的是一位睿智而又強權的帝王,而不是總是在群臣之前作出退讓碌碌無為,任由這些大臣上竄下跳,整不幹正事隻知道爭權奪利的仁君。

在朱祁鎮的耳渲目染之下,朱見深這位年不過十三四歲的年少太子,正在飛快的成熟和成長中,而且,在學館嗯,或者稱之為大明京師大學堂,朱見深這位太子爺就曾經在這裏隱姓埋名讀了將近五年的書。

而當其以優異的畢業之時,朱祁鎮這位大明的子親自參加了自己兒子的畢業典禮,並且宣布,每一年的京師大學堂的畢業典禮,大明的皇帝都將會到場參加並對這些熱血而又年輕的學子們發表講話。

京師大學堂就是原來的大明國子監,但是經過了朱祁鎮與那些大臣們的討論之後,終於確定建立一所全學科的綜合性學院。

不但包含了過去的那些科目,更是增加了許多大明的讀書人聞所未聞的科目,比如還單獨分設了一所軍事學院,裏邊分了好幾個係,參謀、海軍、炮兵、步兵等各個科目詳細到令人發指。*

雖然這所學院才成立了不到六年的時間,但是,卻已經為大明帝國輸送了過萬的人材。雖然仍舊有一部份的士子讀書人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與憤慨,但是,讀書人與朱祁鎮這位大明皇帝陛下相比起來,完全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別的較量。

哪怕是還有一部份的官員為他們搖旗呐喊,但終究在朱祁鎮的鐵腕和強權意誌之下,隻能屈服,要麼,就自己抱著書本自個發牢騷玩去。

如今大明的變化可以用翻地覆來形容,而華夏有史以來,或者有國家以來,第一部專門針對於工商業的法律,已然正在修訂當中,而原來大明的錦衣衛係統,已然成為了另外一個重要的職務部門:廉政署。其作用當然是專門針對於官員的貪汙**問題。

而禦史台,從過去的成放嘴炮刷聲望的機構,嗯,有些誇張,但是確實有相當一部門的禦史就是這麼幹的。從這樣的職能,轉變成為了專門針對官員不法的部門。或者類似於後世的檢察官的機構,而那些禦史,都應該稱之為檢察官或者是**檢察官才對。

而至少大理寺。就完全地成為了國家的審判中心,也就是大明帝國的最高法院。

而那原本的廠衛,則變成了國家安全局,專門負責國內外各種情報的收集彙總。甚至包括軍事情報。

而刑部,則成為了警察係統,專門管偵破抓捕,拘押等事情。

至於原本的六部尚書,已然變成了十部尚書。原本的各項功能都被單獨地分割了出來,比如工部拆分為了交通部和建設部,而刑部拆分為了刑部和司法部,而戶部拆分為了戶部和民政部,至於那禮部則拆分為了禮部和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