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躍馬秦關》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西涼城的格局特別簡單明了,也不知當初修建時是誰做的這麼好的規劃,和大新王朝所有其他城池一樣坐北朝南而建,整個西涼城又被東西、南北走向的兩條大街分為四個部分稱為四坊,徐縣侯府坐落在西涼城的中後部,占地廣大,南北走向的大街在侯府前一裏遠地方,有一條街分成兩條繞侯府而過,所以西涼城城北有兩座城門。
徐縣侯府據傳是前朝太宗的女婿柱國將軍高鼎所建,原名為禦賜德陽公主府,到本朝哀宗皇帝已有五百多年,經過曆代郡守、刺史的修繕、擴建,才有了今日徐縣侯府的規模。而在侯府的兩側分別是世家豪門、高官顯宦所居的左坊和微官小吏、富商縉紳所居的右坊,而剩下的兩坊則是東坊和西坊,西坊是平民和貧民區,一些做雜役苦工、商戶小販等等之類的人居住在這裏,而東坊占地是最大的,也是西涼城裏最熱鬧的地方,青樓花館,金銀首飾鋪子,酒樓茶館,衣帽鞋襪鋪子,打鐵工坊、釀酒作坊等等應有盡有,還有沿街叫賣的小販,大街上賣藝的雜耍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當然還有必不可少的黑市,可謂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秋日裏的天氣一向不錯,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願意出來到東坊逛一逛,未必一定要買什麼,但總免不了花去幾個錢,有些即使是純粹抱著閑遛的心態的人,其實也免不了在東坊花幾個錢,所以小販們都知道天氣好的時候,生意也好。
今日裏的天氣就很好,所以人也特別多,在來來往往擁擠的人群中,三個身穿淺綠士子服的少年正和一個胡椒(也就是辣椒)的老頭興致勃勃地劃價。
這三個少年自然就是王承宗、許讓和王質三人,許讓的祖母可以說是奇跡般地從重病中聽了過來,而且據許讓說老人家也康複的不錯,要不然許讓也不會回來,許讓今天早晨回到的侯府,看起來氣色還是不錯,王承宗、許讓和王質三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東坊。王承宗是那種雷厲風行的性格,聊的一時興起,就起了閑遊東坊的心思,其他兩人也自無不可,都是年輕人,愛好熱鬧是不可少的通病。三人換了一套衣服,領著幾個身著常服的親衛就出了門,親衛們就散在三人四周,以防不備差池。
三人中對東坊最熟的是許讓,可憐前世王承宗這個西涼之主,功夫都用在讀書上了,對自己的城池實在不怎麼熟悉,而後世的王承宗又是一名路癡,被許讓帶著三轉五轉就找不到了東南西北,實在汗顏的很呐!
可惜許讓雖然對東坊的路很熟,但是對在東坊買東西砍價明顯就很糟糕了,而王質這個比許讓、王承宗還要文縐縐,那就更別提了,這時一直表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王承宗當仁不讓地要給兩人表演一番,而這位胡椒的大爺就是王承宗的第一個“小白鼠”。
王承宗看著低著頭蹲在地上,一手翻著胡椒,一手扇著大蒲扇的老頭,心中又將許讓文縐縐地買貨方式鄙視了一下,然後喊了聲:“這位老伯……”其實王承宗本來是想向前世買菜時一樣喊聲大爺的,不過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士子服,覺得不能太糟踐這身衣服,才臨時改了口。雖然改了口,不過明顯聲音有點過大,把老頭嚇了一跳。
“誰?誰啊?”老頭一邊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一邊用粗獷濃重的西涼口音喊道。
老頭掃了眼左右兩邊沒見有人駐腳,抬頭向上正看見王承宗滿臉笑意的站在自己攤前,有些難為情地撓了撓道:“是公子,你叫我?”
王承宗拱了拱手笑道:“正是學生。”
老頭明顯沒怎麼賣過胡椒給這讀書的士子,一時有些語塞,撓了半天頭,才接著問道:“那公子,你想要買幾斤胡椒?”也幸好王承宗不是真的有意買胡椒用,否則哪有閑心等老頭想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