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吐新,春風拂麵,一派南國旖旎風光。午後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雨絲,翠煙湖上頓時一片煙雨濛濛。
翠煙湖位於梧州豐靈城西北部,每當雨季,細雨落在湖麵,與湖岸的垂柳相互映襯,仿佛在那如鏡的湖麵上升起一片翠煙。若在此時蕩舟湖中,看春水碧波,聽春雨綿綿,有如置身仙境。“鏡湖翠煙”也因此列為梧州八景之一。
遊人紛紛撐起雨傘或是進入觀景亭中避雨。一位青衣大漢卻是不顧春雨,大踏步在道上疾行。細雨打濕了大漢的毛發,也淋濕了他的衣衫。他滿麵虯髯,表情嚴肅,對兩旁美景似乎視而不見。偶然間抬頭望見兩隻新燕在雨中追逐嘻戲,頓時觸動心中無限愁思,竟止步不前。喃喃說道:“看這萬物履新,又是一年,三年過去了,不知何時才能報得大仇。”說話間眼神中飽含無盡悲憤。
那燕兒卻又如何能解人間愁緒,依舊在雨中聯袂雙飛,掠過湖麵,飛過大片的樹林,來到一座小山之上,山間怪石嶙峋,不遠處一座破敗的廟宇,梁間卻有一個新築好的燕巢。
“轟……”
忽然間一聲驚天巨響,接著一陣疾風刮過,一隻燕子被卷入其中,撲騰兩下翅膀卻再也飛不起來,倏地落到地上。另一隻燕子突然失了伴侶的身影,在低空盤旋一會終於看見地上的燕子,便落到伴侶身邊,用嘴啄了啄伴侶卻是得不到回應。片刻後那隻燕子哀啼兩下,竟倒在了伴侶的身邊。
“阿彌陀佛”,忽然間響起一聲佛號,說話之人是一名年老的和尚,身披袈裟,寶相莊嚴。立於一塊巨石之上。周身似乎有一道淡淡的佛光,方圓數丈內雨絲竟不能入內。離他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上立著一名大漢,身穿黑袍,麵無表情。周身散發著一股若有若無的元力波動,淡淡擴散了開去,與那佛光一爭長短,落入其中的雨絲方向不定的朝四周激射而去。仔細看去,射向黑袍人那邊的雨絲倒是多了些。
“施主又何必太過執著,交出那物,貧僧便放施主安然離去。”那名老僧說道。
黑袍人笑道:“大師果然元力深厚,在下自愧不如,不知是天寧寺莫字輩哪位高僧。”
老僧看了遠處那一雙躺在地上的燕子說道:“貧道法號莫問,施主掌中似乎含有劇毒,奉勸施主以後還是少用為妙。”原來那燕子竟是被毒掌掌風掃過而死的,而另一隻燕子因用嘴碰了伴侶的身體竟也被毒死,可見此毒之厲。
黑袍人道:“原來是莫問大師,在下雖然自忖不是大師之敵,但要在下交出那物,卻是萬萬不可,在下不才,再領教大師的伏虎拳。”
莫問大師誦了一聲佛號“施主既然如此執著,老衲隻有得罪了。”
說完便運氣於胸,一拳揮出。拳風凜冽,並伴有道道金芒直奔黑袍人而去。
黑袍人見狀表情凝重,雙手合圓,掌間慢慢生出一個光球接著雙掌向前推出,向那拳風迎去。兩者在空中撞擊於一處,發出一道極強的光暈向四周擴散而去。
黑袍人本擅長毒功,元力方麵卻是有所不如,對敵時即使對手略勝一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著了道兒,不料這莫問大師習有天寧寺絕學金剛決,百毒不侵,黑袍人一時無計可施,便心想這老和尚同時使用兩種神功,時間長了,自然會元力不濟。誰知這老和尚自從遇上他到這亂石崗鬥了也有半天了,元力哪有絲毫衰竭之像,倒是自己連番大戰下來,元力倒是損耗的不少。這樣下去今天非折在這不可。
黑袍人正在苦思脫身之計,莫問大師又是一招襲來,混亂中急忙擋過這拳。莫問見黑袍人苦苦支撐,便知道不將其擊傷是很難讓他知難而退的。於是使出十成功力,聚元氣於右臂,整個右臂都變成金黃色,接著口中喝道"猛虎出山"拳勢化作一隻猛虎的虛影向那黑袍人奔去。
黑袍人見此聲勢知道不能硬接,頓時向後遁出數百丈,誰知那拳勢竟如影隨行,籠罩了數百丈的範圍向黑袍人攻去。黑袍人見避無可避,一咬牙,用盡全力一掌迎上。
"轟隆"一聲,黑袍人如風中落葉一般向後倒飛出數丈,摔在地上,噴出一口鮮血。
見黑袍人不敵受傷,莫問趕緊飛遁而上,欲擒住黑袍人。不料那黑袍人掏出一瓶丹藥吃了幾顆便掙紮著朝前逃去,莫問大師冷笑道"施主你已身負重傷,又何必再苦苦支撐。"說話間腳下卻沒絲毫停頓。眼見著要趕上黑袍人,忽然前麵出現幾個遊人,瞬間被黑袍人製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