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降生在這片土地上,是九年之前的事了。
王家乃大荒山的老土著,即便翻爛了那幾本加起來足足有半個麥垛高的族譜,也搞不明白王家到底是幾時搬進了這座大山裏——以至於現在整個大荒山中,七個村子裏四成的人家都姓王,而這幾個村子的王姓人,總還都要沾點親戚。王全也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幾多個叔嬸舅姨。
除去人多之外,王家——乃至整個荒山村落的住民,還有個極為顯著的特點——鬥大的字不識,銅錢銀寶為何物從未聽說。這隻怪大荒山委實太偏,幾乎偏離了芸芸眾生居住的地界。
王全的名字是他爺爺取的。卻因老人家除了全之外還多識了兩個字——人和王,便把這全字曲解成人中之王,稀裏糊塗地拿來當作王全的名字了。饒是如此,總也好過了被隨隨便便以鐵犁鋤頭之類農物取名的大哥和二哥。
大荒山村落便是如此,貧瘠、荒蕪,比之外界幾乎落後百年之多。落後歸落後,不過鄉下地方也有鄉下地方的規矩、有鄉下地方的文化。
——尊崇並熱愛著大荒山,便是荒山村落的文化。
夏天天熱,三兩鄰裏便愛在院裏聚成一桌,挑燈講些光怪陸離的鬼怪故事,藉此帶來些清涼氣兒。其中最叫人津津樂道的,便莫過於大荒山神的傳說了。甚至每隔三年的開春,荒山村落總還要祭一祭大荒山神,圖個風調雨順,萬事平安。自小耳濡目染的王全,對這類迷信之說深信不疑,對著那靜靜矗立了不知多少年頭的大荒山,也總是揣著三分敬畏。
蓮兒是山神爺爺的女兒,是大荒山的精靈,在過去長久的歲月裏,一直守護著山腳下的村落——王全對此深信不疑。她的眼眸如清澈純淨之山溪,發膚如鍾靈毓秀之林木,歌喉更有如黃鸝鳴囀般美妙至極。這簡直是為自然所孕育的、神女一般的奇妙少女,若非山中精靈,又該是何物?
王全極喜歡和蓮兒玩耍的時日,和蓮兒玩耍隱隱然讓他有種在親近整座大荒山的錯覺;王全自然也極喜歡蓮兒這女孩,喜歡她的空靈秀氣、喜歡她的歌喉、亦喜歡她苦惱或不滿時微微皺起眉頭的模樣。
從相識第一日起,他就打定主意要好好守護這女孩、以及——那座和女孩一般美妙的大荒山。
閃耀著冷冽寒光的樸刀不帶分毫憐憫,直直插入了瘦小的脊背,這本就瘞玉埋香之地,又要再添上一具犧牲者的屍骨。
*
王全邁著輕快的步子,再度踏入大荒山林中時,籠罩了大荒山數個月的暑氣似乎終於略略散去了一些。
勉強能讓人覺察到涼意的微風拂過山林,叫樹葉響得沙沙啦啦。像精靈一般的女孩兒依然像昨日一般撐坐在樹幹上,晃蕩著白淨的小腳丫,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王全有些竊喜,心道小山妖是在等他呢!
他連忙急走兩步趕至樹下,向蓮兒招呼道:“小山妖,我來啦!”接著便扒搭著樹幹爬上了樹,與昨日一般,和蓮兒並肩坐下。
蓮兒側過頭來,看了王全一眼,便即撤回視線,再沒了反應。王全和蓮兒相處一日,知她性情如此,也就不以為意,自顧說道:“快到晌午啦,小山妖,你可肚餓?”語畢又偷偷提著視線,去看蓮兒的反應。
蓮兒本想說不,卻轉念想到昨日所食灶糖的味道,不覺口舌生津,當即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王全心中一喜,馬上解下負在腰上的麻布袋,解開一看,竟是個四四方方的檀木盒,那木盒頂部鐫刻了一隻壽桃,周遭有四鶴拱之(拱取環繞之意,請務必不要和豬拱食什麼的聯想在一起......論語為政篇第一章: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除此之外尚有不少圖案刻在盒上;其做工精細之處,橫看豎看均不像產自鄉間之物。
再說王全把木盒打開之時,一股甜香馬上溢了出來,隻見盒中橫七豎八地塞滿蜜餞,顏色橙黃,極是惹人胃口。
王全直著眼盯住盒中蜜餞,咕嘟咽下一口口水,饒是之前已經吃了好幾枚,竟仍壓不住肚中的饞蟲。而旁側的蓮兒雖不至於此不濟,一雙眼睛卻也亮了起來。
隻見王全先把手往褲子上一蹭,又倏地抓起一枚蜜餞,塞進蓮兒手裏,旋踵便拿起第二枚,自個兒開始大快朵頤了。蓮兒亦同王全一樣,把整枚蜜餞塞進口裏,直把半邊腮幫子撐得臌脹,吃得不亦樂乎。
待第一枚咽下肚後,蓮兒又瞧向王全抱著的盒子,那晶瑩剔透的蜜餞仿若有勾人心魄的魔力似的,竟引得蓮兒主動伸出了手,去取盒中的蜜餞。
王全看著蓮兒取食蜜餞的模樣,突地咧嘴一笑,而後開口說道:“聽我娘說,這叫蜜餞的玩意兒是城裏人的手藝,在我們這兒隻有趙大叔一人會做。小山妖,你可喜歡這吃食?”
蓮兒輕輕點頭,手卻仍不閑住,一遭遭在盒子及小嘴之間往返,不消盞茶,蜜餞便去了大半。王全用手托住腮幫子,也不再去取蜜餞來食,光是眯細了眼,看著近在咫尺的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