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邪惡意誌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遠遠的就聽到了簫聲,聽去赫然是昔年楚國大夫屈原被放流後所作《漁父》的調子。
簫聲裏悲憤慷慨,鬱結的英豪氣概孔雀尚在門外便已被感染。蕭求書在大廳裏紋絲不動,眼睛竟望也不望周圍事物一眼。他心中抑鬱之氣難以平息,五方主既然是於皇帝有關,那麼表示皇帝也要除掉自己了,枉自己一輩子兢兢業業,忠心耿耿!
“地獄雙行”除了圍攻蕭求書的“獄行者”蔡旺春、“地行者”應海扇和四五個小頭目外,其他剛才包圍蕭氏族人的“地獄雙行”眾手足無措,眼神茫然四顧,尖如針孔的嘴巴上上下下漫無目的嗡嗡顫動。
原來他們被人用毒物強行鍛煉,雖被煉化成了超級殺人兵器,卻是耳鼻俱遭破壞,口不能言、腦不能思,隻是觸覺甚是敏銳。應海扇等人靠發出一種常人耳朵聽不到的音波在空氣裏產生震蕩,而“地獄雙行”眾能夠分辨出音波的細微震蕩,用早就灌輸入腦海裏的特殊符號能解讀出這些震蕩的含義,從而聽從於應海扇等人的命令。但此刻應海扇等人自顧不暇,哪裏還有閑暇去操縱那些迷失心神的手下,故而那些手下便成斷了絲線的木偶僵在原地。
相傳天地之間,有浩然之音。此音符合天地陰陽至理,於天和,於地諧,發之感應萬物生長病死,可導引日月星辰之力。掌握此音者便窺宇宙之最真奧義,能瞬間萬裏,能穿越陰陽,超脫生死,不入六道輪回。春秋蕭史者,擅吹簫,於荒山曠野中偶然感悟此音,取弄玉為妻後乘龍而去。
蕭求書此刻心中激憤,憤然下施展出壓箱底的秘術——圓一變音之術。這術由蕭史流傳下來,共有“變、平、離、傷、寂”五式。變者取紛繁、活潑之意,乃天地生長之音,若行雲若流水若柳絮抽芽變幻莫測,細微而不可捉摸。
應海扇等六人的“離亂蜂鳴陣”也是以音殺人之術,他們六人圍成圓形,將蕭求書緊緊圍住,披散的頭發發梢波浪起伏,以快到肉眼看不清楚的動作迅速摩擦,發出寒磣尖銳到令人牙酸的聲音。
那音波被靈力催動,如一記記利刀劈過,強橫的力量割裂空氣,劃過之處留下刹那間真空,空間一陣陣扭曲。無數道足可穿雲裂石的音波與蕭求書悲愴之情奏出的變音接觸,竟如泥牛如海,一絲回響都沒有。
蕭求書變音一出,院子裏的樹木花草無風自動,樹葉紛紛落下竟向大廳飛去。池水裏的金魚也紛紛張著嘴巴浮出水麵,無數的若有若無的白氣由蕭求書的變音牽引著湧過來。這些天地至元之氣,乃萬物精華,以蕭求書目前功力還隻能引發方圓幾十丈的天地元氣。
饒是如此,應回扇等人應付起來感覺異常吃力。他們每發出一記音波,到了蕭求書周圍,便被幾倍於此的力量呼嘯著反彈回來。
“離亂蜂鳴陣”形成的攻擊體係漸漸力量越來越薄弱,應回扇臉上青筋暴起如蚯蚓樣盤曲著,他們修法是通過死者陰靈之氣配合,然後煉化成體內真元,靈力精進快速,暴戾強橫,隻是到後期沒有道家、佛家那種正統心法來得悠遠綿長而已。應回扇是沉浮使得力手下之一,像此刻竟被逼到連還手之力都沒有,是從來沒遇過的事情。
“砰”的一下,又是一道勁力反彈過來,幾人聯合組成的如圓球般的音波攻擊體係竟裂出一道縫隙,而蕭求書簫聲一浪高過一浪,周圍適合吸取的動植物元氣仍被他如鯨吞海水樣源源不斷獵取著……
孔雀如旋風般衝進大廳裏。現在已能熟悉操縱體內的妖力,看清大廳裏的形勢後,便知道蕭府遭遇襲擊。“八門玄法”中外門之力湧出,腳底像安了彈簧一樣,如一道灰影穿梭在大廳裏,鼓起手裏逾千斤的力量,劈裏啪啦一通亂打,將那些木愣的“地獄雙行”眾紛紛四下轟飛。隻聽得傳來數道沉悶的撞擊聲,那些“地獄雙行”等人如炮彈般被砸飛,有些撞到地上,陷出一個個深深大洞。更多的把花崗石牆壁撞出一個個人形洞口。一時轟隆之聲連綿不絕,灰石粉塵漫天飛揚。
現在占了上風,孔雀心裏竟仍隱隱不安,好像覺得心裏蟄伏著一條冬眠的蛇,總擔心它會隨時覺醒咬自己一口。這種不安更多的來源於他體內煙籮的殘留預見能力。事情究竟是哪裏不對勁?孔雀一拳又擊飛一個人後,心裏正暗忖著,突然腳下一緊,似被鐵箍牢牢箍住。地下竟鑽出一雙長滿鱗甲的手軟若無骨纏繞住自己雙腿。這地麵可是深山裏有幾萬年的青石鋪,是什麼東西的手有如此威力?
大廳響起數聲淒慘尖叫,孔雀不由向大廳的蕭氏族人望去,看了後不禁毛骨悚然,繼而憤怒無比!
地麵上赫然出現一個個幽深的窟窿來,一隻隻耳朵尖尖,門牙暴露出唇外,身上毛發寸長,身後有尾巴的人形鼠樣怪物不斷由窟窿裏跳出,他們五指尖銳而彎曲,頭臉沾滿泥土,見人就瘋狂撲咬。大廳頓時成為修羅地獄。
卷住孔雀的正是一蛇人,他盤曲而上蛇信如電卷向孔雀頸脖。生死關頭,孔雀嚇得魂飛魄散,頭連忙向後一偏,雙手湧出一股奇特妖力,一把死死勒住擦過自己頸項的血紅蛇信。又飛速將蛇信纏繞著打了個結。胳膊肘向下沉去,重重擊到纏著自己的蛇人腰身上。也合該他幸運,這一肘不偏不倚剛剛打中蛇人七寸。那蛇人怪叫一聲,盤曲的腰身連忙鬆開孔雀,高昂地嘶嘶喊叫著在地上不斷摩擦,顯然疼痛難忍。
孔雀衝上前幾步,俯身抄起底下那疼痛打滾的蛇人。他“八門玄法”中外門之力用出,不要說是蛇人,就是千斤巨鼎他也能耍得虎虎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