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的造紙術乃是他前世看過的一本書《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造紙術,《天工開物》乃是明朝宋應星所著的書,堪稱是我國農業和手工業方麵的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造紙術和大宋的造紙術如何,舉個例子,大宋的人上了廁所後用的是硬邦邦的廁籌,大明用的是紙,趙俊拿出這個造紙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
聽到造紙術三個字,趙頊的眸子裏也是光芒一亮,早在十幾年前,趙俊提出找出來活字印刷術的時候,趙頊便開始在整個大宋推行廣開民智的政策,雖然有些守舊派的官員們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說法阻止趙頊廣開民智的政策,可是在趙頊的全力扶持下,政策依舊已經開始執行了!
可是,有三個原因卻牢牢的製約著廣開民智的政策的實行,第一就是哪怕有了活字印刷,書籍的造價依舊居高不下,因為紙張的昂貴,注定了書籍不會如同後世那般普及。
二來就是師資力量不足,讀書和別的不一樣,讀書是需要老師的,可是,大宋的文人們卻絕大多數都不願意去教導學生,他們更願意的是,埋頭苦讀,考取功名,一層一層的往上考,直到最後做了官,依舊不知足,還要一層一層的往上爬,直到老死!
三來,依舊是紙張的昂貴,讓普通的平民百姓根本負擔不起一個讀書人筆墨紙硯消耗,沒有辦法來寫字,讀書什麼的自然也就成了虛妄。
一看趙俊又獻上了更加完善的造紙術,趙頊自然十分高興,連忙示意身邊的徐公公把趙俊的奏章取過來,隨後,直接當著趙俊的麵開始閱覽起來,許久之後,終於合上了奏章,馬上了然的點了點頭,他看懂了,趙俊記載的方法異常的詳細,甚至就連使用的趙俊也在奏章裏附上了詳細的插圖,讓人能夠輕而易舉的根據插圖將工具造出來,哪怕是趙頊這個對造紙術一竅不通的人,看過這份奏章以後,也有信心將這門技術從頭到尾的用上一遍。
可是,之前的趙頊對於造紙術沒有一丁點的了解,自然無法比較兩種造紙術的優劣,隻好將奏章遞給了徐公公,對著徐公公說道:“去,讓人把奏章中的方法照抄下來,送到工部,讓他們立刻試驗,若是有效,馬上推廣!”
徐公公連忙應了一聲,雙手拿著趙俊的奏章,走出了文德殿,讓人摘抄趙俊奏章中的方法,安排人送到工部去試驗!
見徐公公離開了,趙頊也看向了趙俊,道:“不錯,不錯,若是你的方法真的能用,朕就給你算半個《步兵操典》的功勞,朕自然會給你免去半年的禁閉,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快拿出來,朕等著看呢!”
聽到趙頊的話,趙俊頓時驚訝的瞪著眼睛,看著趙頊,道:“半個?父皇?這可是改良版的造紙術啊,關係著我大宋數百年的教育大計的東西啊,這麼重要的東西,比起區區一個《步兵操典》,不知道重要了多少倍,怎麼能隻算半個呢?父皇,三思啊,這門技術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的,父皇!”
聽到趙俊的話,趙頊微微一笑,道:“朕知道他很重要,可是,朕說他隻能算半個,他就隻能算半個,行了行了,說說別的寶貝,要是沒有的話,那就乖乖的回去準備你剩下的兩年半的禁閉吧!”
看著老頭子那副半眯著眼睛,擺出一副睥睨天下的樣子,周身滿滿的王霸之氣,趙俊心裏連叫三聲“臥槽!”老頭子作為北宋後期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如何不知道造紙術的重要性,可是,他依舊把起碼是《步兵操典》兩倍的功勞給硬生生壓成了《步兵操典》的一半,分明就是刻意在壓製他的功勞,也可以說是老頭子就是在耍賴,為了讓他拿出更多的好寶貝,居然在他這個做兒子的麵前耍賴,還耍的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