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其賢用微信,把探測隊的粗略探測報告給了王旭。
“這是澳洲一家知名探測隊給我私人農場進行的探測,初步探測是1億t左右。
如果在深入探測的話,肯定還會更高一些。”
“我自己這邊沒有實力開發,也不想找老外。
如果可以的話,你看看讓你老丈人給介紹個山唐市的鋼鐵廠。”
“恩,咱們國內正在大力扶持企業對外並購,特別是礦產行業。
行,我先拿給我老丈人看看。”
王旭也沒有拒絕。
首先國內確實是鐵礦石消耗大國,不算自己生產的,每年還從國外進口8億噸。
聶其賢這才多少?儲量一億噸,但是你不可能上來就年產一億噸吧?
人家淡水河穀一年產3億t,可他有多少家礦場?
這麼說吧,你這個年產1000萬t就不錯了。
就這,還得是大投資。
但是如果你在這裏投資一個煉鋼廠,特別是特種鋼,那你的利潤可就大了。
聶其賢這會主要是積累資本,也不在意把這個私人農場的礦產開發主導權交給別人。
我就是交給你了,又怎麼樣?你整個礦場我隨時能讓你一噸礦都沒有。
而隻要礦場開發,拿到國內公司的投資,他就可以拿著礦場的股份去銀行做抵押。
因為你這個礦山確實是有礦,哪怕你隻有一半的股份,沒有開發也不怕。
他現在聯係國內主要是給自己尋找客戶,順便從客戶那裏拿到一部分錢,也可以給他一部分股份。
王旭拿著發過來的各種證件,數據,找到了老丈人。
“爸,這是我一個小兄弟在澳洲那裏買了一個私人農場。
現在這個私人農場檢測出來有1億t的鐵礦石。”
“哦?我看看。”
通天區武正義副區長趕緊拿過來一看。
不過涉及到國外,他就算是看明白了得多方確定。
第一,他先給京城鋼鐵集團打去電話。
都在京城,京鋼集團再牛逼也得給他武正義麵子。
他自己看的好不行,得讓京鋼集團來看看。
“喂,王總經理嗎?”
京城鋼鐵集團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叫王海青,在京鋼集團幹了一輩子。
從1983年開始,進入京城鋼鐵集團,擔任初軋廠技術員。
到1998年,擔任京城鋼鐵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總調度長。
2012年,成為京鋼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不過再有幾個月,他就轉為京城市百姓代表大會副秘書長。
“武副區長啊,您有什麼事嗎?”
兩個人都有差不多的背景,而且都在京城工作了半輩子。
武正義把聶其賢發過來的數據探測報告發給他。
“王董,這是澳洲的一個鋼鐵業務,我也不太懂,您受累給看看是不是真的。”
“行。”
王海青可是京城鋼鐵集團的總經理啊,年收入早就破千億。
在他們這種人眼裏,全世界的鋼鐵都是熟悉的。
他看了一眼,這個文件和公司是澳洲的。
領導做事那是非常痛快的,直接一個電話安排給了京城鋼鐵的辦公室。
很快辦公室就聯係澳洲那邊。
經過各種聯係,確定了這個農場的合法性,探測隊報告的真實性。
“王董,這個探測報告是真的,您是準備投資這個礦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