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草,你這剛幹了一個月的廢品回收,又要幹印刷廠?”
雖然是堂兄弟,可是沒事的話也不會天天來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圈子,比如聶其平有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
而聶其賢也一樣。
更何況他這一個月,基本上沒有看到他的影子。
比如白天一起來,就去各大印刷廠。
每半個小時一趟,去了就是一噸的廢紙。
要不然,他怎麼弄的手裏有二百萬?
不過名義上,手裏隻有正常回收的那3000噸的利潤。
因為是高價回收,別人四毛,他給四毛五,一斤多給人家五分錢。
同樣的,他一斤八毛錢對外交,一噸才1600。
成本上,給人家900塊錢一噸。
加上對外的運費,工資,稅費亂七八糟的,大概在950一噸。
可是明麵上光是正常回收的就有3000噸了。
而以鄧明南的名義,也弄來了600噸。
八毛錢一噸的幾乎純利潤,減去給鄧明南的,再加上稅費,運費,一噸就是1500左右。
光是這個差不多90萬。
但是九十萬的這部分,明麵上隻有30萬左右的利潤。
因為廢紙回收隻有他一個人,所以不用給人分紅。
之所以拉著其他人投資印刷廠,因為他又不指望印刷廠有多大利潤。
你利潤再大也擋不住我廢紙回收一個月上百萬。
此時的他,明麵上的利潤就有200萬左右。
實際上還有60萬左右的私人利潤。
不過接下來,他的任務就是把剩下的60萬洗白,以及把200萬投資進去。
五月份的話,利潤就不會有這麼多了。
上個月,那是自己提高了收購價格,其他人也在提高。
同時自己玩命的600噸,也是一大利潤,幾乎90萬左右占了一半。
五月份的話,最多就是走訪那麼幾家距離近的印刷廠。
畢竟他好歹也是一個印刷廠老板了,不能沒事就往人家車間跑啊。
再說廢紙回收走上正軌,他的精力也要來到印刷廠這邊。
到時候用空間收廢紙,可能一次都沒有了。
同時他還可以幹另外一個事,那就是廢書回收,二手書回收。
因為這邊滿世界都是印刷廠,你要是形成一個正經回收廢書的。
不光是印刷廠的工人,就是印刷廠的老板也會發廠裏的一些廢書賣給你。
他們印刷廠就是,每次出版社給他們一本書,他們都會多印一些。
比如人家要求要五千,要一萬,那麼你最少印刷一萬零五百。
這五百是廢品率,基本上達不到五百本,但是有個一二百本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二百本書,有的標記價格可是幾百塊啊。
哪怕你對外賣給二道販子也得給你一百,一百本下來就是一萬。
其他的書,大多數都是幾塊錢一本,然後按照網上,書店銷售的半價去網上,或者是其他書店賣。
你不能說他是盜版書,但也不能說他是正經書。
這就是廠家出的,隻是他這個印刷廠屬於代工廠,不能光明正大的把書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