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傳回的畫麵顯示,襲擊者數量眾多,裝備精良,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們似乎對城市的布局十分熟悉,巧妙利用建築物作為掩護,步步緊逼,試圖壓縮特別小組的防守空間。敵方還配備有重型武器,對特別小組構成嚴重威脅。張曉與李銳意識到,必須采取有效策略,拖延敵軍攻勢,為基地增援爭取時間。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張曉與李銳迅速調整戰術部署。他們利用無人機向敵方陣地投放幹擾彈,製造短暫的視覺障礙,為己方創造反擊機會。同時,特別小組成員在掩體後以精準的狙擊火力對敵方重要火力點進行壓製,削弱其攻擊力。近戰隊員則利用煙霧彈進行掩護,伺機進行反衝鋒,擾亂敵方陣型,進一步消耗其戰鬥力。
張曉與李銳密切配合,通過無線電指揮前線戰鬥,靈活調配兵力,確保防線穩固。他們還利用無人機進行實時戰場監控,及時掌握敵我動態,精確指導火力打擊。在他們的精心指揮下,特別小組成員展現出超凡的戰鬥素養與頑強意誌,盡管身處劣勢,仍能有效牽製敵軍,延緩其推進速度。
在此期間,基地總部收到緊急求援信號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一支由精銳戰士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迅速集結,搭乘武裝直升機向事發地點疾馳而去。同時,基地指揮中心與張曉、李銳保持緊密聯係,提供敵情分析、戰術建議等支持,協助他們穩住陣腳,堅持到援軍抵達。
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特別小組在張曉與李銳的指揮下,憑借出色的戰術執行與頑強的戰鬥意誌,成功抵擋住了敵軍的首輪猛攻。此刻,基地援軍的武裝直升機已在空中盤旋,準備實施空降支援。在張曉的指令下,無人機釋放強光幹擾彈,瞬間點亮夜空,為援軍空降提供良好的視線條件。
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數枚照明彈在敵軍陣地附近炸開,將戰場照得如同白晝。趁此機會,基地援軍迅速空降至戰場,猶如一把利劍插入敵人心髒。他們在張曉與李銳的協調下,與特別小組形成內外夾擊之勢,對敵軍發起猛烈反擊。
在援軍的加入下,戰場局勢瞬間逆轉。特別小組與援軍戰士們猶如兩股洪流彙合,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對敵軍形成合圍之勢。他們以精準的火力覆蓋敵方陣地,密集的子彈如同雨點般傾瀉而下,瞬間撕裂敵人的防線。同時,裝甲車輛在前方開辟通道,為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和防護。
張曉與李銳充分利用雙線指揮的優勢,一方麵與基地指揮中心保持實時通訊,獲取最新的敵情信息與戰略指導,另一方麵直接指揮前線作戰,靈活調度兵力,把握戰場節奏。他們命令狙擊手鎖定敵方指揮官,一擊斃命,造成敵軍指揮體係混亂;同時,指揮無人機投放電磁脈衝彈,癱瘓敵方電子設備,削弱其通訊與導航能力。
在陸空一體的聯合攻勢下,敵軍陣腳大亂,攻勢逐漸瓦解。特別小組與援軍乘勝追擊,以雷霆萬鈞之勢,對殘餘敵軍進行圍剿。他們利用城市複雜的地形進行立體突擊,從地麵、樓頂、地道等多個方向對敵發起攻擊,使敵人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敵軍見大勢已去,紛紛繳械投降,剩餘頑固分子也被逐一肅清。
清理戰場後,張曉與李銳立刻組織人員對俘虜進行審訊,試圖查明敵軍的來路與目的。通過審訊得知,這股武裝勢力原是一支末世初期崛起的地方割據勢力,企圖趁基地清理喪屍之際,搶占這座廢棄城市及其資源。他們錯誤估計了特別小組的實力與基地的反應速度,最終落得慘敗收場。
張曉與李銳立即將這一重要情報上報基地總部,並建議加強周邊地區的巡邏與監控,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在張曉與李銳成功挫敗敵軍進攻、清理戰場並審訊俘虜後,他們本以為危機已然解除,可以返回基地繼續專注於“光”慈善組織的工作。然而,命運卻在此刻給他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打擊。在一次例行的會議中,張曉突然遭到不明身份刺客的暗殺,倒在血泊之中。
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瞬間震驚了整個基地。張曉不僅是“光”慈善組織的的核心領導者,更是基地重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她的智謀、勇氣與堅韌,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與愛戴。她的突然離世,不僅令基地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更引發了對基地安全與未來走向的深深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