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無情的陽光像火焰般炙烤著大地。在這片被烈日炙烤的土地上,每一棵樹木和植物都顯得如此堅韌,但又如此脆弱。
原本蔥鬱的樹木此刻顯得疲憊而焦黃,每一片葉子都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缺水的痛苦。靜謐的空氣中彌漫著幹燥與熾熱的氣息。樹木的枝幹扭曲而幹枯,樹皮上布滿了裂痕,仿佛是大地的皺紋,記錄著這漫長而嚴酷的旱季。
土壤裂開了深深的溝壑,就像是大地的皺紋,原本四通八達的河流湖泊,也逐漸中斷甚至已經完全幹涸。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沉悶的氣息,偶爾一陣風吹過,卻帶不走絲毫的涼意,反而將地麵的熱浪卷起,讓張曉他們一家人感受到更加沉重的壓抑。
在安靜的山中小院中,陽光也如烈火般熾熱,將院子裏麵每一塊地磚及土地烤得滾燙。張建國原本生機勃勃的菜園,此刻卻是一片蕭瑟。雖然他每日多次澆水侍弄,但瓜果蔬菜們在這持續的高溫中仍舊顯得疲憊而無力。
曾經翠綠的菜葉已經開始泛黃,曾經飽滿的果實也逐漸變得幹癟,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它們在翻騰的熱浪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展示著這場災難給它們帶來的創傷。
雖然張曉一家人有著充足的屯糧,不用依靠這些瓜果蔬菜,但是在持續的高溫下,他們的日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同樣感受到了“災難”給他們帶來的“煎熬”。
雖然大部分時候電池板都可以充足的給他們一家三口供應充足的電力,但有時因超高溫導致電池板熊能受損,能源的供應的就不足以支持全部的設備,張曉把大部分電力都用於別墅的安保設備,比起身體的炎熱,一家人的安全更為重要。
張建國坐在冰墊上汗如雨下,手中的扇子不停揮舞,試圖驅散身邊的熱浪,另一隻手中的書頁久久沒有翻過,預示這他此刻內心的煩躁。
張曉梅母親則忙著用濕毛巾擦拭著裸露在衣服外麵的皮膚,希望能帶來一絲清涼。
張曉則是滿臉通紅,頭發早已被汗水浸濕,濕噠噠附在臉上。在心裏對這見鬼了的天氣破口大罵。
最終還是在身體的燥熱中敗下陣來,張曉跟父母商量啟用緊急預案——用發動機進行發電用於給空調供電。
但發電機發電需要使用柴油,雖然他們的柴油庫存充足,父母對未來的預期不是那麼樂觀,秉著不能坐吃山空的原則,在資源得不到補充的時候他們堅持少使用。
同時由於高溫導致的幹旱,院子中的水井已經幹涸,壓水機也完全抽不出來水。缺乏水源的補充,他們隻能依靠囤貨,在勤儉持家的王曉梅的規劃下連水的使用都開始限製起來。
在張曉他們一家人看不到地方,幸存者不僅要忍受高溫、食物及水的短缺,當夜色降臨,大地被一層神秘的麵紗籠罩,對他們的考驗又再一次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