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之交——指不拘身份、形跡的知心朋友。
語出《新唐書·孟郊傳》:“小隱嵩山,性介,少諧合。韓愈一見,為忘形之交。”
刎頸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再世之交——指與父子兩代都結為朋友。
語出《宋史·邵伯溫傳》:“伯溫入了父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溫為再世交。”
至交——指交情最深厚的朋友。
語出孟郊《勸學》詩:“至涅不緇,至交不疑。”
竹馬之交——指幼年時的朋友。
語出《世說新語·方正》:“帝曰:‘聊故複憶竹馬之交好不?’”
■親友間禮貌稱呼
父母同稱高堂、雙親、膝下。
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
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
母去世稱:先母、先慈。
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稱昆仲、手足。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
妻父稱:丈人、嶽父、泰山。
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統稱:男稱須眉、女稱巾幗。
夫妻五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夫子。
學生稱:門生、受業。
學校稱:寒窗。
同學稱:同窗。
古人交友稱謂集萃。
故交:老朋友。
如唐代詩人杜荀鶴《山中喜與故交宿話》:“山中深夜坐,海內故交稀。”
唐代詩人盧熙鄰《雞臥山中》:“紅顏意氣盡,白壁故交輕。”
素交:情誼春節的朋友。
唐代詩人杜甫《過故斛斯校書莊》:“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素交零落盡,白首淚雙垂。”
《易·係辭上》:“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後以“蘭交”比喻意氣相投的人。
財交:用錢財來交往的朋友。
《戰國策·楚策一》:”以財交者,財衰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心交:知心的朋友。
唐代鮑溶《送蕭世秀才》:心交別我西京去,愁滿春魂不易醒。從此無人訪窮病,馬蹄車轍草青青。”
世交:指上代就有交情的人或人家。
宋朝胡寅《和苑元作》:“世交論契厚,歲晚莫情疏。”
至交:深厚的友誼,亦指情誼最深的朋友。
《南史·孔狄傳》:“好典故學,與王儉之交。”
唐代詩人孟郊《勸友》:“直白涅不緇,至交淡不疑。人生靜躁殊,莫厭相箴規。”
刎頸交:指同生共死共患難的朋友。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餘年少,交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忘年交:指不拘年歲輩分,由於誌同道合而結成的好朋友。
語出《南史何遜傳》:“(何遜)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讚,因結忘年交。”
布衣交:貧賤之交。亦指不以勢位驕人,平等相處如貧賤之交。
語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淡交:不因勢力而結交的朋友。
唐代詩人駱賓王《詠水》:“終當挹上善,屬意淡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