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天下,起於漢室,後漢室覆滅,大周取而代之,又經輾轉,被大乾統一。
大乾國祚三百餘載,強大一時。
前有大乾盛世,百國來朝,後有將軍封狼居胥,打得突厥差點全族覆沒。
然而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乾末年,天災四起。
前有幽冀兩州蝗災泛濫,後有青淮梁三州洪水災禍,後來雍州袞州大旱。
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唉聲載道,民不聊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大乾哀帝癡迷丹藥,追求長生,對此不聞不問,任由貪官汙吏橫行,奸臣當道,宦官把持朝政。
遂有農民爆發起義,打著“黃天已死,漢室當興”的口號,迅速聚攏十萬之眾,組成起義軍,人稱“漢興軍”。
由於天災人禍,朝廷昏庸不得人心,很快起義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韶關。
韶關一過,再無天險可守,可直接打到京都。
韶關守將王燦率領三萬守軍,據險而守,一時間漢興軍難以破關,雙方開始僵持。
王燦臨川王氏之人,從小被家族培養,後被家族舉薦從一般的校尉,一步一步的爬到一關守將的位置。
雖然經驗豐富,但是漢興軍畢竟有十多萬,而且大將軍韓覺頗有領兵之道,韶關被破隻是時間問題。
韓覺出生於袞州一個農民家庭,從小飽經風霜,知道世間冷暖。
16歲應招入伍,經過近10年的兵旅生涯,蛻變成一個身經百戰的校尉。
後因家鄉洪災,貪官橫行,甚至被縣令誣陷下獄,後散盡家財,才獲救。
出獄後簡直活不下去,不得已落草為寇,遭官兵圍剿。
不得已殺縣令,遂組織農民起義,被稱大將軍。
麵對十多萬的漢興軍,王燦兵力不足知道這樣下去,不久就會破關,於是向朝廷求援。
朝廷這邊,收到消息後,派遣趙寺率軍30萬出征,誓要擊敗叛軍,撲滅起義。
趙寺乃蘭陵趙氏嫡長子,從小研讀四書五經,滿腹經綸。
十三歲科舉入仕,進入兵部,任少卿,研學兵法,五年後學有所成,成為朝廷的少年英才,文武雙全。
這次為了驗證自己的所學,20歲的趙寺主動請纓掛帥出征。
很快趙寺就來到了韶關,開始和漢興軍打了起來。
雙方經過多輪試探,各有勝負。
但趙寺畢竟年輕氣盛,經驗不足,麵對十多萬的漢興軍,竟然一時沒有辦法,隻能學王燦據守不出。
而漢興軍這邊,漢興軍大將軍韓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和趙寺周旋,一路韓覺親率8萬大軍從山野小路越過韶關,直搗京師。
京師兵力空虛,趙寺一時半會兒不能回援。
乾哀帝幡然醒悟,但現在大勢所趨,無法應對當前亂象。
隻能問計於何皇後,何皇後之弟諫言,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哀帝覺得有道理,於是發聖旨,召諸侯,起兵勤王。
一時間諸侯四起,其中有十八路諸侯最為突出。
趙寺見中計後,也分兵兩路,讓王燦率10萬大軍留守韶關,自己率軍二十萬回援京師。
好在京師城牆高大,堅固硬挺,漢興軍久攻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