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緣起(1 / 2)

我時常會想起我的高中時代,那個可以真正被稱為“青蔥歲月”的時代。我清楚的記得那時的天是藍的,陽光每天都明媚到剛剛好。記憶裏有這麼一張最美的光景,午後三點左右,教學樓遮住了並不強烈的陽光,透過樓體的間隙,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縷縷傾斜的光柱打在地上留下的光斑。空氣是那樣的清新,透過光柱也絲毫的感覺不到塵土飛揚。很喜歡這座樓體的設計,整座樓像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城的中央有個圓形的花壇,順著四麵樓體的樓腳下是一排總是修剪好的冬青,配合上這似鏡頭模糊般的光暈,如果能有一個穿著白色裙子的女子,在花壇旁輕舞飛揚……長發飄到和裙擺揚起相適應的弧度。臉上露出那樣無邪的笑容,那是一個還不知道什麼是女神的年代,隻是知道這是一份記憶裏的美好。

畢業的前夕,學校裏依然在大興土木。學校旁積蓄了兩年的力量蓋起的一座座的教師公寓,不知道會不會像我們大學一樣,竣工以後都租住給了學生。而相應的在最後一座教學樓後麵的空地上,又一座讓它變成了倒數第二的教學樓拔地而起。看來,來年的擴招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了。男生宿舍和水房之間的假山竣工的那天我已經記不得,有沒有鞭炮聲的響起。假山前麵那個豆芽菜似得雕塑,如果它是真的話,活到今天也該長成參天大樹了吧?

記得那年,我們就是在這座主席台上,完成四個男生一組的交誼舞的考核。而也是這座主席台,曾經有兩個女生,在這所學校特有的節日的開幕式上,先後唱了同一首《隱形的翅膀》。

曾經在高架橋上駐足遠望,幻想著跳到橋下呼嘯而過的火車,這樣我是不是可以到達他們口中的遠方,曾經下定了決心,在離開這所學校之前,一定要餐廳把一樓、二樓所有的窗口再吃個遍。包括那個總是懸在半空中,像極了這座樓上長出來的腫瘤的1.5樓。曾經和小夥伴玩笑,高中不會談戀愛。而這所有的一切,我都沒有做到。

喜歡走在回教學樓的路上,隔著很遠就能夠看到籃球場擠滿了擁擠的人群,馬路靠近田徑場的那一側,整齊的擺放著一長排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大多是我叫不上名字的,但多少了解它們的功能。那是一張本應該用來輔助我們做仰臥起坐,但更大的功能是被同學們當成閑暇時散步休息的椅子上,靜靜的坐著那時的楊一,手裏總是捧著本書,和此時的畫麵融合的那樣的渾然天成。

那個椅子如果沒有別破壞的話,我想現在還能在那個用來承腳的橫梁上,看到用黑色馬克筆寫下的“愛你”。後來才知道這兩個字不是楊一寫的,而楊一也知道了這也不是我留下的印記。究竟是誰寫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讓我和楊一最終走到了一起。因為在無數次相遇到這裏後,我們彼此都會心裏暗示似得,認為這是對方給自己留下的勇氣。不知道哪位前輩留下的這唯美的兩個字,先後的成全了多少個在這相遇的男女。盡管到現在我已經換過了無數部手機,但這張拍著“愛你”的照片卻一直的存在我的手機裏。記憶裏總是那樣的一片美好,可能因為那時的楊一還是個淑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