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聽出來老娘什麼意思,想了想道:“那還能做什麼,做生意唄,要不得錢怎麼來,跟那些苦哈哈,麵朝黃土背朝天的人搶。”
長孫皇後道:“你不知道,如果你要是做買賣,那些朝臣一定會上報告你的?”
李佑道:“我還真求他們告我呢,誰要是敢告我,我就敢上誰家碰瓷,看誰能玩過誰,大家都是千年狐狸,誰家沒有生意在外麵,要不得他們吃什麼喝什麼,就朝堂發的那點俸祿,夠幹什麼的。”
李世民在旁邊道:“哼,你說的簡單,你以為做生意那麼簡單啊?”
李佑笑道:“您以為多難啊,別的不說,就咱們現在坐的這個搖椅,我要拿出去賣就能掙錢,再說除了這個我還有別的啊。”
長孫皇後笑道:“來和大娘說說是什麼?”
李佑道:“比如我今天讓禦廚做的這個雞蛋醬,你們以前吃過嗎?”
三人搖了搖頭,李佑繼續道:“你們說,如果我在長安城幾個重要的路口,開一個不大的小店,裏麵製作這樣的雞蛋醬和肉醬,再把饅頭切開,裏麵放點蔬菜,再放點醬,一個賣三文錢,能不能掙錢?”
李佑說完,李世民就看向長孫皇後和陰妃,兩人也緊皺眉頭的想了想,最後兩人的眼睛一亮看向李佑,李佑笑嗬嗬的點頭道:“是的,掙錢,而且是非常掙錢,先說好不好吃,那絕對好吃,再說掙錢嗎,如果隻是做一個那當然不掙錢,但是如果一次性做很多呢,比如滿饅頭,一次蒸兩屜,三屜,雞蛋醬和肉醬,一次做一大碗,菜就不說了,那玩意更便宜,你們再說掙不掙錢。”
這話說完,三人都知道掙錢了,李世民的眼睛就亮起來了,李佑也看出來,撇了撇嘴道:“別想著掙錢了你就拿去填補朝堂的窟窿,就是把皇家除了你以為全賣了也填不滿的。”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有點想當然了,長孫皇後伸手揉了揉李世民的手對李佑問道:“佑兒啊,你爹也不想這樣,但實在是大唐太窮了,你爹也難啊。”
也是,剛剛渭水結盟,賠了一大筆錢,那損失了很多,各個方麵都要錢,李世民現在都想把一文錢掰開四瓣花,但那也沒用啊,就是沒錢。
李佑想了想問道:“如果沒錢,那就不能想想怎麼才能掙到錢嗎?”
李世民一愣,在陰妃踢了他一腳後,李世民馬上問道:“那佑兒你有什麼主意嗎?”
李佑道:“朝廷的大部分收入就是來自稅收,但是現在的稅收就是人丁征收,這裏有個弊端,那就是有田的人會越來越多,沒田的人為了活著就回去給那些有田的打工,慢慢的,他們就成為了那些有田人的奴隸,為了活著任勞任怨的替人家工作。”
唐朝初期實行的一種稅收製度,主要針對人丁征收,包括租(田租)、庸(力役)和調(戶調)。這種製度基於均田製,即政府將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需完成一定的稅務和勞役。
隨著唐朝的發展,特別是安史之亂後,租庸調製因土地兼並和人口增加導致的財政困難而逐漸被兩稅法取代。兩稅法主要按土地和財產征收,分為地稅和戶稅,每年分夏秋兩季征收,簡化了稅收係統,減輕了農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