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世之謎(1 / 2)

引言

元朝末年,賦稅連連,以致官逼民反,後來,軍閥混戰,紅巾四起。當時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北有元軍,其時朱元璋勢力最弱。但後來朱元璋任用賢士李善長的建議,采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法,又有軍師劉伯溫運籌帷幄,更有湯和、徐達、常遇春等猛將。不久,就滅軍閥,破元軍,降白蓮教,建立大明王朝,史稱明太祖!

後來,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設立東廠、錦衣衛,滅宰相,殺功臣,火燒慶功樓。功臣李善長滿門被滅。不久太祖病逝,皇太孫朱允炆即位,任用賢士方孝孺,采用了“削藩”的建議,當時,藩王都蠢蠢欲動,猶有燕王朱棣反抗最為強烈。

第一章身世之謎

夏末秋初是個收貨的季節,北方的人們正在收割麥子。烈日當空,豔陽高照。鬱鬱蔥蔥的太行山下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小村莊。這時,大人們在地裏忙著收割小麥,人們臉上都帶著豐收的喜悅,有人高聲談論,有人高聲歌唱。不遠處,一個小溪旁,一群孩子正在樹蔭下嘻嘻鬧鬧,也是異常開心。再往遠處看,有一個瘦小的身影正在收割過得田地裏撿著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在撿麥穗。在看這少年大約十三四歲年紀,雖然比較瘦弱,但是個頭比同齡人高出一截。奇怪的是在這炎炎烈日下這少年竟然全身不流一絲汗珠。再觀臉相,這少年一臉病容。少年一邊撿著撿著麥穗,一邊一臉羨慕的看著溪邊玩耍的小夥伴們.。雖然他也很想過去和她們一起玩玩耍,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因為家裏隻有他一個可以行動的男人了,他要肩負起養家的使命。”名揚,快回家,你父親快不行了。”一聲叫喝打斷了少年的思緒。聽到這少年扔下籃子拔腿就往家裏跑。

一陣陣哭聲從一個院子裏傳來,在看著房子全是用茅草遮頂,破破爛爛的隻有兩間,院子是用籬笆圍起來的。聽到哭聲,少年大叫一聲“爹”就衝進了屋子裏。屋內簡簡陋陋的放了兩張床,另一間屋裏有一個灶台和兩口大缸。隻見一張床邊坐著一對母女正泣不成聲,床上躺著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爹”少年大喊一聲,撲到床邊。老人睜開眼,微微的舉起手摸著少年的頭,微弱的道:“你回來了”。少年泣不成聲的點點頭。“孩子啊,爹快不行了,但是,在爹臨走前,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咳......咳咳...”這時,旁邊的女人拉了拉男人的衣角,一臉著急,示意他不要說。少年哭道:“別說了爹,你不會有事的!我去叫大夫!”說著就要起身往門外跑。“站住!跪下...咳咳咳。”男人吼道,接著就吐了一大口血。“爹”少年跪到了床下。

老人撫摸著少年的頭,溫和地說道:“孩子,聽我說!”這時旁邊的女人顯出不安的神色。“孩子,其時我們不是你的親生父母!”男人說道;“不,爹,你騙我!”少年哭喊道。“聽我說....”男人再次喊道。“孩子,聽你爹說,要不然就沒機會了!”這時,旁邊的婦人道。少年隻好安安靜靜的聽著。“孩子,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個年輕力壯的漢子,經常會帶一些咱村的土特產品出門做一些生意,去換取村裏需要的東西,天南海北也算闖過。咳咳咳.......有一天,我趕車經過金陵的一條河邊,突然看到一個滿身是血的人,我趕緊過去看看,我發現此人一奄奄一息了,他懷中還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奇怪的是那孩子全身冰冷竟然還活著。我掐了掐那人的人中,他微微的睜開眼。看見我是一個生意人眼中戒備之意全消,虛弱地對我說:‘先生,我現在恐怕不行了,請你收留我的孩子。說完咳了一大口血。他好像有些功夫,慢慢的恢複了一點,繼續說道:‘這孩子天生命苦,遭仇家追殺,身上已中了“玄冥神掌”,他日如果僥幸不死,請你告訴他讓他到太湖之濱的一座山上,找到一個姓劉的道長去了解他的身世。到時帶上這塊玉佩即可。’”說著,男人對女人點了點頭,女人去箱子裏拿出了一塊玉佩遞給少年。少年哽咽著接過玉佩,隻見玉佩上刻著兩個字“名揚”。男人接著說道:“那人遞給我這塊玉佩後說道:“這是孩子的名字,孩子的姓姓劉的道長會告訴他的,一定不能讓朝廷的人看到這塊玉佩。這孩子這莫小中了“玄冥神掌”不死,一定會有後福的,無論如何要治好這孩子,讓他知道他的身世,我求你了。說著那人向我磕了幾個頭。接著,他說你趕緊走吧,我會去引開敵人,保證你們安全離開。說著他取下你外邊的衣服,跳進了河裏。怕是活不了了。”“....咳咳....”說完男人又咳出了一口血。“孩子,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你該去了解你的身世了。”“爹,我不走,我要照顧娘和妹妹。”少年說道。“混賬,難道連爹的最後一個願望也不能實現嗎?你不想讓我瞑目嗎?”又是一口鮮血噴出,男人便一動不動了。少年去探了探鼻息,發現男人已經過世了。“爹”,頓時,屋裏又響起了撕心裂肺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