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應天揚一次外出,路過平遙縣,正趕上平遙縣鬧瘟疫,應天揚身為鬼醫,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整日遊離於病人之間和瘟疫做艱苦的鬥爭,經過多日的艱苦,最終趕走了瘟疫,卻在病人之中發現了在瘟疫中失去雙親的沐若沐涵兩姐妹,而且兩人與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大,也可以和自己兒子做個夥伴,便帶回了山裏,精心調理又傳授武藝和藥理。
那段時間可是苦了還隻是和小孩子的應雲。
應雲隨著年齡漸漸的變大,心事也重了許多,偶然間發現了母親留下的那封信,所以才有了現在三人出行的一幕。
三人越是往前走,心裏的疑惑就越重。
路上的行人都是一副唯恐避之不及的樣子,好不容易才攔住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
問過之後才知道為何如此?
三人從老人口中得知,原來是前方村莊有一戶人家,一家三口吃過午飯之後,便倒地不起,渾身抽搐,高燒不退還加上嘔吐不止,疑似瘟疫,更是沒有人敢接近這一家人!
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的,才會鬧成現在這樣。
三人一邊往那個村子走一邊討論自己的想法,不一會兒,三個人就來到村口。
向村口的村民打聽了一番,心中已經十拿九穩了,隨後又問了那一家人的住處,正要離開,旁邊的一位大叔也聽到有人打聽老王頭一家人的住處,便上前來好心提醒。
隻見那位大叔擠開人群,急急忙忙的走到三人麵前,說道:“老漢剛才在旁邊聽到三位貴人可是要找老王頭王貴?”
那大叔看著三人略有疑惑的眼神,又說到:“三位公子小姐你們有所不知啊,那王貴一家子怕是染上了瘟疫,十裏八村的都傳開了,不知你們找王貴做甚啊?”
應雲聽了老漢說的話之後,知道村民都很淳樸,這是在勸說自己師兄妹三人,心中也十分感慨。
看村民對王貴一家避之不及,但又可以對幾個外人如此著想,之所以如此,還是人們麵對恐懼和死亡的正常心理吧!
應雲對著老漢,雙手抱拳稍微鞠了一躬,才開口說道:“老伯,我們三人自幼學醫,在路上聽說了這裏的事情,家父也時常教導,學醫就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如果今天我三人置之不理,那學醫學做甚!”
應雲慷慨激昂的說了一通,又悄悄地瞄了一眼四周的眾人投來的讚許的目光,才接著說道:
“其實呢,我們兄妹三人也大概了解了一些情況,沒有大家傳的那麼糟糕,具體的要看到本人後才能定論!不知道各位大叔大嬸可不可以為我們帶個路?”
村民聽應雲說自己學過醫,心裏還是有點不放心,畢竟十五六歲的年齡,就算是從娘胎裏就開始學醫,那也才十幾年的時間,在看那些神醫,那個不是七老八十的,一時也沒有人再接話。
就在應雲和沐若沐涵三人失望的轉過身朝村子裏麵走的時候。
剛才那位老伯突然大聲的喊到:“父老鄉親們,你們好好想想,王貴一家平時對你們怎麼樣,如今該我們付出了,我們卻躲得遠遠的,這樣豈不叫人心寒,老漢我豁出去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不一會兒,一大群人帶著應雲三人浩浩蕩蕩的朝著村裏麵走去。
一路上說說笑笑的,大家心裏的心結也解開了,人也就變得開心起來。甚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