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本該是享受父母寵溺的小公主,可蘇凝蓉做了幫凶殺了人,親眼看著好友小美的自殺,她不害怕嗎?
她很害怕很擔心,但是她害怕的不是殺了人,她擔心的不是小美的死去,因為她堅信小美會被天使帶去天堂和媽媽團聚,而是對自己未來的迷茫,對未來一切的不可知感到害怕,對以後也許更艱難的生活充滿了絕望而擔心。
引用一句經典:“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是絕望!”
現實就是現實,畢竟是死了人,僅管他們隻是無父無母的孤兒,但是在兒童福利院一夜之間死了兩個孤兒,這可不是可以簡單糊弄過去的,工作人員是要擔責任的,但是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去隱瞞,因為有太多的眼睛和嘴吧了,可不敢保證哪天誰會不會走漏了風聲。
報警後,那個年代的警察還是比較敬業的,來了好些個人來調查原因,當然我這裏也不是講現在的警察們不敬業,隻是隨著時間的變化,那種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仆精神確實少了很多,就公務員的工作效率而言,我不作評價,也許也沒資格評價,但我想問所有國人一個問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大家無論要辦什麼事情時,腦海中都會想到要找關係?”
為什麼有這麼一句話:“朝中有人好辦事。”
警察經過半天的調查後,結果很快就有了,蘇凝蓉很不幸的被發現了,其實隻要有心觀察和詢問周圍的人,一點也不難發現蘇凝蓉有太多作案嫌疑,再怎麼樣她也隻是個十四的歲孩子,太多的蛛絲馬跡了。
蘇凝蓉被警察帶走了,她很配合的說出了為什麼會發生這個事件的前後原因,還有作為幫凶如何作案的過程。她供認不諱。
雖然警察叔叔們對她的遭遇充滿了同情和憤怒,但他們也沒有辦法,法律就法律,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沒有任何情麵可講,蘇凝蓉必須要為自己做的事情承擔責任。
(事實上,說到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我內心感覺有些不好意思,甚至內心有些羞恥,當然,起碼大多數的情況下,它是平等的。)
由於蘇凝蓉是未成年,還未滿14周歲的那種,所以她沒辦法坐牢,最後她被帶去了少管所。
少管所雖說不監獄,其實它本質上跟監獄沒什麼區別,隻是不如成年人的所在的監獄那般殘酷罷了,但是對於未成年人而言,它就跟成年人所在的監獄感覺是一樣的。
在少管所裏麵做的事情無非就幾件:早餐-勞教-放風-勞教-午餐-放風-勞教-晚餐-就寢。
哦,還有一個,就是日常挨打。
看似很平常,但是請不要忘記這裏是什麼地方,這裏關著的都是什麼人,這裏不存在公平!這裏又是一個縮小版的江湖......
早餐一碗稀飯一個饅頭,肯定不夠吃吧?是啊,大家都覺的不夠吃,所以呢...強大的人就會去掠奪比弱小的人他們的食物,勞教就幹活,幹活很累很苦很髒,大家都不想幹啊!所以強大的人又去壓迫其他弱者去承擔自己的那麼工作,放風就是自由活動,找樂子,找什麼樂子呢?欺負弱者,所以才有了那句-日常挨打。還有就是交易物品,交流信息。
隨後某一天的晚上,蘇凝蓉於進去了,第一個內容剪發,教員拿著一把推子準備剪發,剪發的過程相當痛苦,彷佛是在修豬毛一樣隨意的使勁推了幾下,疼痛之餘還要忍受教員的汙言穢語。
監室,當蘇凝蓉走進她的第一個監室的時候,還沒有看清裏麵什麼樣,就被裏麵的兩個人拉倒廁所那邊衝涼水,認號長,就是這個六人監室的大姐大,分床位,有錢嗎?身上有好東西嗎?有就可以分一個好位置,如果你有足夠的價值,還可以提示你在監室的地位,享受一些“特權”。
命運多舛,很可惜蘇凝蓉的錢交由給那些同情她的警察叔叔保管了,然後時不時用她的錢替她買些需要的東西,看來警察們早已知道如果任由她把錢帶進這種地方,估計沒多長時間就要被壓榨的一分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