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又說道:“若是鋼監的事務了後,來三司吧,三司還缺一個副使。”
“陛下,三司不行哪,鋼監的事可能需半年之久,接下來又到銅監事務,銅事務結束,還有織車事務。南方的糖監,微臣同樣要兼顧著,這四件事,那一件事皆非同小可。臣這幾年不能分心,”宋九拒絕道。
其實還是可以的,現在他主要負責的還是指導,親自動手的很少了,就象南方的糖監,宋九在,進展會快一點兒。宋九不在,進展會慢一點兒,研究成本會更高。但宋九離開不是不可以。
主要是他不想做官了。
以前協助趙匡義,是想將趙普弄下去。
趙普弄下去了,他也上了趙匡義這條船。接下來做什麼?
他征交趾無功有過,官職一抹到底,再加上他誤會趙匡胤將柴宗訓幹掉了,對趙匡胤看得越來越淡。
但讓他參與趙匡義謀殺趙匡胤行列,宋九依然不想去做,那不符合他的姓格。我有能力了救救人,沒能力了,得保自己,但也得保證自己不會去害人。
想做到這一點很難的,然而隻要沒有官職在身,趙匡義拉攏不會起多少作用。要錢了,給,可大多數錢花了下去,又能給多少。以後發生什麼,與他也無多大關係了。
又說道:“陛下,而且臣很早就答應家中的小妾玉蘋,讓她去契丹那邊看一看她的生父。本來是打算去年讓她去的,可那時她又有身孕,不能成行。不久玉蘋即將臨產,遼國又派耶律昌珠來聘好,因此微臣讓自海上將玉蘋載過去,讓她在那邊小住一段時間,再將她接回來。這有些不合朝廷製度,還望陛下寬恕。”
“是不合朝廷製度……”趙匡胤笑了笑,但不以為意。玉蘋過去是探親,不是叛逃。況且以玉蘋在宋家的生活,那邊就是有她生父在,又能開出什麼條件讓玉蘋久留契丹。若真發生了,那是宋九的事,與朝廷沒有多大關係。
宋九也想到了,繼續道:“因此這時不適宜為官,微臣若擔任三司副使,那是國家重要的官職,小妾去遼國,說不定遼國那麼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將玉蘋扣留,難道國家會為一個小妾發兵攻打遼國?這時候,也不能做官。”
這條理由不是太重要,主要是前麵一條理由。
鐵重要,銅同樣重要,宋朝缺錢,南唐那邊也缺錢,甚至許多地區在流行鐵錢。宋九那個金鋪倒是一個解決辦法,可終沒有底氣。至於布,那更重要了,在趙匡胤心中,它甚至遠比錢與鐵重要得多。
沒有強勸,讓宋九出宮。
回到家中,潘憐兒關切地問:“官人,陛下喊你入宮是何事務?”
“沒有其他的事,就是問我能不能擔任三司副使。”
“三司副使啊,”朱兒高興地問道。嫁人了,她與雲兒一起嫁人,但不願意離開潘憐兒,她們丈夫都是書院裏出類撥萃的學子,可是家境不大好,因此宋九索姓多拿出一些嫁妝,讓他們成親後,直接搬到宋家,繼續呆在宋家,就象青衣一樣,不能算入贅,以後子女姓依然是隨著丈夫姓。倒是大雙胞胎直接嫁入夫家。還有一對更漂亮的小雙胞胎,大小蘇,田氏買回來時還很小,這幾年識了不少字,長相又出眾,心眼兒就有些高,若是讓她們做宋九的小妾,那是沒問題的,但這是宋九家,別人家的小妾等於是商品,她們肯定不會去做,嫁做正妻,高也不成,低也不就,於是繼續呆在宋家做著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