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七月出嫁途中,新郎遭遇不測(1 / 2)

這是一個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早已不在了,我不知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把故事再現給讀者,可無論如何我得寫出來,與更多的人分享。

故事發生在公元一九三三年的九月初九,這天涼州城的豪紳沈孝廉家要嫁女兒,當地鄉紳前來慶賀,這邊正在唱堂會,那邊席桌上杯盞交錯,偌大的院落迎來送往好不熱鬧。沈孝廉娶了兩房太太,大太太娘家財產豐厚,日子殷實,可嫁到沈家一直未開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沈母再次為兒子攀親,娶了濟南府中醫世家濟世堂的千斤。濟世堂的千斤進門第二年就為沈家生了大少爺沈驚蜇,以後,一年一個,一連生了七個兒子,這第八個就是今天要出嫁的小姐沈七月。這七月小姐是農曆七月十五生的,據說十五出生的小孩命衝,沈太太怕這個寶貝小女兒不長命,故取名七月。七月自幼聰明伶俐,七月能言,十月會行,沈家從上到下生怕有半點閃失,沈老爺更是喜愛尤佳,七個哥哥也都讓著她。三歲就派專人教她習字讀書,這七月小姐更是過目不忘,先生教的她每天都記得,哥哥們讀的詩文哥哥們還沒背過,她一邊旁聽就能背誦如流。自小就是爹娘眼中的寶貝疙瘩,掌上明珠。可眼下七月已經十六歲了,盡管沈老爺也送七月進了洋學堂讀書,對方已多次催促婚事,婚期也定了,聘禮也下了。說起來這還是沈母老太太活著的時候給七月定下了這門親事。親家是離涼州城不遠的韋莊一戶世代為官的韋姓大戶人家,少爺大七月三歲,讀書人,長得還算清秀,韋家打算給少爺完婚後,讓韋少爺到在天津做事,在天津做財政署長的叔叔,早給他謀好了職位,就等到任。

迎親的隊伍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大約上午九時許,已到門前。新郎長得眉清目秀,騎著高頭大馬來迎親。沈家人急忙迎出,迎親的花轎就在門前挺下。正在這時,有人高呼馬司令到。門前迎親、湊熱鬧、看熱鬧的人慌忙讓開,隻見不遠處站著一匹棗紅馬,馬上有一中年男子,一身戎裝,手戴雪白的手套,左手勒著馬韁繩,右手握著馬鞭,英姿颯爽,威風凜凜,旁邊一隊人馬抬著賀禮。沈老爺急忙迎出,馬司令從馬上下來。

恭喜!恭喜!

不知馬司令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沈老爺和馬司令相互謙讓著進門,馬司令一揮手賀禮抬進沈府。沈家家丁們忙接過禮品,管家忙招呼安排入席。

馬司令一行人馬安排坐定,時辰已到,迎親的管家催促上轎。後院小姐的房中,沈太太和七月的幾個嫂子哭作一團,沈太太是不舍得七月出嫁,千叮嚀萬囑咐,整整衣服,擦擦眼淚。娘幾個依依不舍,前院過來催了幾回了。不見出來,沈老爺安排大少爺陪馬司令坐著,親自跑到後院看個究竟。見娘幾個哭作一團,忙說:七月婆家離的這麼近,三天後我打發管家去接。孩子大了,遲早要嫁出去的。在婆家好好孝敬公婆!拍拍夫人的肩膀,然後對幾個兒媳說:把你娘和七月扶出去。李媽和丫環春香幫小姐收拾好裝束,蒙上蓋頭,兩人扶著小姐往外走,幾個嫂子跟在後頭,沈太太說兒媳:我就不出去了,免得惹七月傷心,自己要在女兒的屋裏坐一會兒。小姐一行剛出屋門,沈太太已泣不成聲。這時沈七月已在院中,她撩起蓋頭環顧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小院,多少留戀湧上心頭。沈老爺看著寶貝女兒,內心的不舍雖未流露,誰都知道,真正不舍得的人是老爺。七月回頭看著屋內竹簾後的沈太太,突然跪倒在地,哭著說:爹!娘!女兒走了,二老保重!眾人看到這番情景,無不潸然落淚。忙將七月扶起。

前院馬司令、眾鄉紳聽說七月小姐出來了,湊上前來看熱鬧。七月的幾個哥哥這時也是難過,大哥驚蜇、二哥芒種、三哥夏至、老四大暑留洋在外、五哥小暑在東北上大學,六哥重陽、七哥冬至在省城讀高中。妹妹出嫁,除老四不能回來,其餘都被沈老爺召回。哥哥們在前庭等候多時了,看到妹妹出來,幾個人把七月團團圍住。沈七月撩起蓋頭一一和哥哥告別。

大哥,我走了,爹娘交給你和嫂子!

二哥,家中事務你多幹點,爹年事已高!

三哥,抽空讓嫂子多陪陪娘!

五哥,好好學習,回家時通知我!

六哥、七哥向五哥學習,也上好大學!

七月的這一囑咐,囑咐的哥哥們無不傷心。這時人群中有個人一直在人群中打量著沈家人和沈家大小姐。這人正是前來給沈家賀喜的馬司令。馬司令馬雲飛,魯北平原最大的軍閥司令。其人英俊瀟灑,上過洋學堂,日本留洋歸來,跟隨王耀武旗下,稱雄一方。雖是軍閥,但與當地豪紳百姓關係比較和諧,關係處的還算可以,加上和大少爺是同學,特來祝賀。

早聽說沈家小姐漂亮標致,聰明伶俐。今日一見,馬司令在心中讚歎,此女實為罕見,見過那麼多女人,像七月如此動人的女孩從未見過。沈七月不經意間一抬頭,也看到了馬司令,七月愣怔了一下,大哥驚蜇忙對七月說:我高中同學馬雲飛!那邊又催上轎,一家老小依依不舍的送七月出門。

七月上了花轎,奶媽和丫環春梅一起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