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2 / 2)

我的朋友,名氣都比我大。我寫不好,就不寫了,自甘寂寞吧。詩人成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爆炸性的,一種是緩慢形成的。我大概屬於後一種吧。這樣,就有了點區別。我是我們這一代人中,第一個寫無韻詩的。現在看來這算什麼啊,但在年代末,我給報紙寄了一首,還是約稿,但發表出來後發現已被編輯湊了韻腳……所以要曆史地看問題。毎一代詩人都有它的局限,詩人的創造力是很脆弱的,有的登上峰頂,就一點一點地下山了。從峰頂進入高原狀態的詩人,是為數極少的。他進入高原了,能很快平穩地走著,拍拍翅膀,有時候還能飛起來。比如牛漢、鄭敏、蔡其矯啊,還有蘇金傘。詩人不能被年齡段限住,要有充足的創作準備,從峰頂進入高原。

車:我曾在不同的場合,都聽到你對一些青年詩人加以褒揚韓:青年身上有種天然的東西,創作準備又好,所以潮頭起來的時候,往往是青年詩人領潮的當然潮頭也隻能是極少數人。他們學習寫作的時候,接觸到的是真正的詩,怎麼說呢?吃上奶了。我們這一代詩人遇到的是精神上的“三年自然災害”。那時,我還看到點東西,在解放軍文藝社,李琪給了我五六櫃中外詩集的鑰匙。起跑線不一樣。……當初,看誰得風氣之先(車:在一個大房子裏,看誰先擠到窗口。而現在,房子沒有了),在野地裏,都是一個起跑線,看誰的天賦好,誰悟性更好,不要吃豆瓣拉的還是豆瓣。當然,並不是青年詩人寫得都好,要看詩中帶來的是不是藝術的新質……車:在你的自選詩中,前年所寫的詩隻選了一首,這首詩寫於年,隨後就是年的作品《我是誰》,這樣的安排很有意味。

請問,您的作品也隻有幾首,你寫作了嗎?那幾年,你經曆了怎樣一個心理曆程?在我看來,年似乎是你的轉折點。

韓:前些年任何時候我都沒有少寫,隻是近年越寫越少了。不太理解詩的時候,寫得多,發得也多。我一直處於不斷的摸索狀態,年、年,是我的變化期。首先是詩歌觀念的變化。這期間出了本詩集《裸體》,是我半生不熟的東西。受到現代詩觀的影響雜糅了傳統的東西。起碼是我的詩歌觀蛻變了,原來受傳統詩觀的影響較大。現在看這本詩集,不是很順暢,隻有幾首還可以,是屬於蛻變期的,畢竟有所改變了,這就是它對於我的意義(車:所以叫《裸體》,要拋開陳見,赤條條地來了),對,在年,我像是赤條條的,剝去了偽裝,對我是個轉折。詩歌寫作的變化,不僅是語言的變化,首先是詩歌觀念上的變化。

車:在兩年期間,你的詩歌寫作又有了變化一從明確的指向性轉為對更為豐富的意蘊的把握或者說開始關注於過程,以後,你似乎有個周期,每兩年都有一點變化。

韓:……寫作是無止境的冒險。從一種方式進入另一種方式,很困難。是挑戰。進入了,就是變化。是詩的本質的變化。詩應當是多種多樣的。都寫得一樣,隻留一個詩人就可以了。

車:可以說,你是傾聽著自己的內心的聲音的一個寫作者。你是怎樣把握詩歌的色彩、節奏等問題的?你寫詩,更想關懷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