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生。”
眾人站在自己的座位前,微微彎腰,聽著齊博士的教誨,齊齊應是。
“坐下吧。”
眾人聽著老師的話,落座後,開始拿著書本開始拿著省學考的書本背了起來。
大順的省考通常兩年一次,主要開設每年春天,通常在三月份或者是四月份,又稱作春闈。
一係列流程被大順中央設立的尚書省接手並監督進行:
首先要審核考察考生的考試資格,如果考生是在州府管學學習,考生需要上交自己家鄉所在州府開具的解狀以及考生的家狀;
考生的解狀和家狀通過考核後,即有資格參加由尚書省組織的省考,省考由尚書省吏部考功司負責,省考的主考官由考功員外郎來擔任;
參加省考的考生需要集中到尚書省的提供的考場外,驗明正身後開始考試,主要是考明經、進士兩科。
書聲琅琅,但書生們依舊抵擋不住早起背書帶來的困意。
不過教室裏坐著的大多數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對於來年省考的成績,有一部分人不怎麼在意,態度敷衍至極。
坐在上處的齊博士也知朽木不可雕的道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在認真備考的學生需要答疑解惑的時候給予幫助。
下學後,眾人離開教室,各自結伴,去外麵吃午飯,齊文淵看著驟然放鬆的學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抬抬手,示意徐青溪跟著自己走。
徐青溪有些疑惑,不知道齊先生叫自己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說,左不過是關於來年省考的事情。
徐青溪點點頭,側身和身旁的好友祝雲樂說了一聲:“等我一下,我們一起去吃飯。”
“沒問題,你去吧,我在外麵等你。”
祝雲樂答應下來,將兩人的書桌規整好,離開了教室,走向國子學外自家的馬車。
齊文淵帶著徐青溪,走在通往自己住處的路上,在經過一座木橋時,齊文淵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清溪啊,你是咱們班年紀最小,成績最好的,你可要好好用功,爭取高中。”
“我曉得,先生。”
之後兩人一路無言。
國子學環境不錯,雖已是秋季,但小路旁也是鬱鬱蔥蔥,每隔不遠便是一株盛放的秋菊。
徐青溪跟著進到齊文淵的房間,一眼就能看到邊,裏麵布置簡單,卻書香四溢,墨香悠悠,不大的房間裏,一張床,一張桌子,一盞燈,便是全部的家具。
“這些是一些以往幾年的時務策以及九經的注釋,你拿去班裏,可以在班內傳閱。”
齊文淵從書桌上拿過一摞書交給了徐青溪,起了毛邊,一看就是翻閱多次。
“是,多謝先生。”徐青溪看著手中的書,心裏也是高興不已,雖說班裏同僚們都已過秋闈,但是自己悶著頭子念書,到底是不然有些資料來的便易一些。
徐青溪告別齊文淵之後,抱著書回到了教室,仔細將書整理好放到桌上後,便與等候他多時的祝雲樂一起出去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