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靜嶸坐在一旁握著酒杯,聽著兩人的交談,沒有說話,但是臉上也是帶著淡淡的笑容,將父皇賜給兩個孩子的賀禮給拿了出來,是兩枚玉佩,一枚小佛公,一枚是觀音菩薩,通體白色,泛著油光,一看就是極品料子刻的。
“父皇說,這次兩個孩子的洗三禮主要是親戚朋友,他雖然看著你長大,與你有叔侄的情分,但畢竟過來之後不方便,會讓大家拘謹,所以這次父皇先讓我把孩子的洗三禮給帶過來,添添喜氣,等孩子滿月酒、百日宴還有抓周禮的時候,他會一次不落的過來。”
司徒靜嶸將司徒博仁的意思轉達給了廖青桐,兩人一同在棲瑤山長大,師兄對自己頗為照顧,添丁進口是喜事,父皇母後也是很高興的。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的禮物,我都已經交給廖老管家,這一對玉佩,父皇吩咐我要親手給你。”司徒靜嶸接著說道,“還有母後那邊,讓我帶了些補品過來,讓你看著用,給嫂子和孩子。”
“陛下和皇後娘娘思慮周全,多謝陛下和皇後娘娘費心了。”廖青桐連忙接過那兩枚玉佩收了起來,知道陛下讓師弟私下將玉佩交給自己,也是看重兩人之間師兄弟的情分的,待會兒再把玉佩給夫人看一看,再添一份喜氣。
“等你回宮,可要記得替我向陛下和皇後娘娘問安。”
廖青桐舉著茶杯,和司徒靜嶸的酒杯碰了一下,便仰頭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
“這是必然。”
徐青溪看了看兩人,端著酒杯又喝了口酒,臉上的笑容下不去:“都是好事,來來來,喝酒。”
想當初與廖青桐初見時,是自己在八、九歲的年紀,記不得第幾次帶著妹妹偷跑出去玩的時候,當時父親的暗衛還沒派給自己。
隻記得自己被迎麵跑來的一個小孩子給撞倒在地,兩人被小廝扶起來之後,自己沒有追究,等一行人來到小吃攤上選好吃食想要付錢時,發現自己帶的錢被那小孩給偷走了。
那個小孩與自己年齡相仿,但卻經驗豐富,膽子大,仗著自己體型小,不易發現,在偷走錢袋子之後一直在二三十米遠的人群裏遊離,無法,隻能將身邊的小廝分出一個人去追那小扒手。
“站住,別跑!你在這兒看著少爺和小姐!”自己身邊的小廝看到了那孩子的身影,和身邊的同伴囑咐一聲,就衝出去抓那孩子。
緊接著也是災難連連,沒想到京城裏,天子腳下,居然還有膽大妄為之人做拍花子,出來搶孩子。
藏匿在人群中的拍花子可能是見自己身旁的小廝以及周邊的圍觀者被捉拿小扒手的熱鬧給分了心思,居然敢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想要帶走自己和妹妹。
兩個身穿綢緞的拍花子,一男一女,嘴裏一邊念叨著“叔叔嬸嬸帶你們回家”,一邊分別抱著自己和妹妹,還好自己當時警惕心強,沒有被那一對拍花子給迷惑,緊緊抓著妹妹的手,順便掐了她一下,兩人放聲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