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發現地下洞穴(1 / 2)

“小王,怎麼了?小心山體滑坡!”忽然,他的身後傳來趙教授關切的聲音。

原來,趙教授和幾個年輕人看到王玉明向前走,怕餘震會引起山體滑坡,特意來勸他回去。

“趙老,你看這邊!”王玉明指了指那個天坑的方向,轉頭說道。

隨著手指的方向看去,趙教授的神色逐漸凝重起來,顯然他也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地震確實常常會造成地陷和天坑,甚至出現又長又深的裂穀也很正常,但這個天坑中透出陣陣的白汽,卻實在是匪夷所思。

“難道下麵有一個地下洞穴,與地下溫泉相連?”一個年輕的碩士生說道。

在青藏高原上地熱資源很豐富,許多地方都有溫泉,甚至有些地方的地熱能將水汽送到幾十米高的天空。

王玉明和趙教授對望了一眼,兩人都輕輕點頭,他們同時想到這個洞穴與地下世界的關係。

“小李,你去調幾輛工程車來,將這天坑周圍的落石都清理掉。小陳,你去將勘察隊的人全叫來,讓他們將工具帶上……”

隨著趙教授的指令一一發出,身後的幾個年輕人趕緊召集人手去了,這時天色也漸漸地亮了。

王玉明暫時放棄了回家接妻女的打算,既然這個天坑很可能就是地下世界的入口,他想先進去勘探一番再說。

經過整整兩天時間的不停工作,以天坑為中心清理了上千立方含有砂金的土方,才挖到一層黑乎乎的岩層,表麵還有些流動的痕跡。

趙教授他們判斷出這是岩漿凝固後形成的玄武岩,一般隻形成於火山噴發口。

果然,在那出現天坑的岩麵上,露出一個四周坳黑的洞口模樣。岩洞的直徑足有兩米多,有一半仍被黃白色砂石掩埋,中央下陷的地方,則形成那個深不見底的天坑。

看著這洞口的模樣,又看看五彩山穀這奇怪的盆狀結構,大家恍然明白了這五彩山的成因。

很顯然,在很久以前這裏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這個洞穴就是岩漿隧道的一個出口。大量的岩漿噴出後,在周圍凝固形成各種各樣的火成岩,在風化、水蝕等作用下,岩石中所含的各種金屬礦石剝落下來,就形成色彩豐富的各種土石,這便是五彩山的成因。

當初的那個火山口,在周圍的岩漿凝固後,就形成了一個盆形的山穀。而山上的礦石被風化後,在冰水、風力的搬運下堆積到穀底,經曆千百年的歲月後,反而將原來那個火山口給掩埋了起來。那麼,在這天坑的下方,必然有一個長長的火山隧道。

火山隧道並不少見,北美、冰島、瑞典等地都有著名的火山隧道觀光區,國內的長白山、海南等地也正在開發類似的岩漿隧道風景點,除了科學研究和探險觀光,沒有特別的價值。

所以,當發現天坑的形成是因為火山隧道後,大多數人對此的關心度劇減,倒是對清理出來的上千立方砂石興趣大增,因為檢驗發現這些砂石中金砂的含量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