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嗣的評價,主考官們就一句評語;此子雖是讀書人,應當考武舉。
但女皇陛下愛惜人才,力排眾議以詩詞取仕賜李嗣同進士出身,冊封為陰山縣縣令發回老家去了。
上官燕雙手恭敬的把聖旨卷起來,說道:“起身吧。”
李嗣顫抖著起身,俯身低頭雙手恭敬的接過聖旨,九品淺青色官袍也被一宮女捧著遞到李嗣的手裏。
上官燕說道:“李縣令你詩才絕世,但出生北地邊陲,寫出的策論卻是太過激進引起滿朝文臣的反感,陛下愛才力排眾議賜你殿試第九名同進士出身,還望你回到陰山縣勵精圖治好好表現。
做出些功績出來,也好再達天聽加官進爵。
莫要讓陛下失望。”
“謝女皇陛下隆恩,臣定當勵精圖治,鞠躬盡瘁。”李嗣拱手回應。
上官燕仔細觀瞧了李嗣片刻,歎息一聲說道:“如此,李縣令就去上任吧。”
“臣,告退!”李嗣捧著官袍,轉身挺直了身子龍行虎步的離去。
上官燕望著李嗣的背影很久,讚歎一聲:“好一個虎背熊腰,俊朗非凡的男子。”這才再次歎息一聲走回宮裏。
其實以李嗣的策論很符合女皇陛下的心意,比起那些華麗詞藻,引句論典的策論強的太多了。
可惜,李嗣總就是毫無根基被世家官員排擠,否則李嗣成為當今恩科狀元也綽綽有餘。
“如何!?”
禦書房內上官燕剛剛進去,正批閱奏章的女帝陳照問道。
一身龍袍的李照因先帝沒有子嗣,身為嫡長公主的陳照已經繼位兩年,兩年來勵精圖治穩定著朝局。
這位大梁女皇帝,擁有天下第一美人的美譽,如今登基兩年愈加的威儀,但眉宇間卻多了一些愁容。
二十一歲的女皇陛下,至今都還沒有婚配,各大世家已經開始蠢蠢欲動!大臣們多次上奏章勸說女皇陛下納夫。
今年加恩科,女帝也是為了堵住大臣們的嘴才開設的,目的是取最優異的才子納為夫君。
大臣們生怕女帝陛下拖延,於此就定下了三年的考核期限,三年後誰的才能最高能治理好地方,就納誰為夫君冊封為攝政王。
所以這次是女皇陛下與大臣們的較量,也因此本該為狀元的李嗣卻被排擠到第九名,算是最後一位被女皇陛下納夫的備選之一。
上官燕微微一笑,拱手回應道:“身高七尺虎背熊腰,麵相菱角分明俊俏不凡,行走如風有龍虎之相!骨子裏散發著一股鐵血之氣,接聖旨之前與之後判若兩人。
臣覺得,李嗣此人氣血旺盛,恐怕不隻是讀書人那麼簡單,他絕非池中之物。”
女皇陛下深吸一口氣,起身拿出一張畫像打開,正是持劍而立的李嗣,看畫像還是少年模樣。
女帝陛下帶著回憶之色,雙頰微微一紅說道:“四年之前與趙老將軍會麵突遇匈奴,巧遇李嗣相救!一位幽州有名的少年俠客,沒有想到四年之後再次相見,他卻是以讀書人的身份參加科舉。
朕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他的文采居然如此出眾。
李郎文武雙全,有趙老將軍協助應該能做出一番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