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東駱駝來谘詢,試驗炮彈威力(2 / 2)

這要炸壞什麼設施,都不夠賠錢的。就算炸不壞什麼設施,炸爛了花花草草的也不好啊。

引人注意怎麼辦?

你剛才做什麼?我,我在放二踢腳。

二踢腳炸出個炮彈坑出來?你這是一人高的二踢腳麼?

而且大巴要看炮彈威力,肯定不是看在平地上爆炸,八成是在城市裏。

畢竟大巴反抗組織,一直是在城市裏作戰。

也就說,他得找個本身沒人,還很少有人來,離著有人地方也遠的,建築?

有麼?

還真有。

據老人說,在四十年前村子東麵有個礦場。

後來因為礦源枯竭,礦場就漸漸廢棄了,連帶著礦上的許多建築也都一一荒廢了。

張浩前身站在山坡上遠遠的見過。

樹木掩映下的破敗荒涼的建築,很有上個世紀的風格。

但他從來沒有進去過。

畢竟白天沒有人影,晚上沒有路燈,無論白天黑夜都極為滲人。

早年間還有些膽大的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探險,

後來因為年久失修,建築坍塌砸死了人,才沒人來了。

端的符合“人跡罕至”這四字成語。

而且因為是礦場,本身選址就選在了離農田、村莊都很遠的地方,

畢竟當年挖礦都是用炸藥,離得近了極影響村民的生活。

也符合“離人遠”的要求。

至於建築,這裏的建築不要太多咯。

別的地方放一炮,第二天非得上新聞不可。

礦場就很好。

建築是現成的,可以充分展示炮彈的威力,而且不必擔心被人發現。

即便是發現了,也會被認為是建築年久失修自然坍塌,想來不會有人在意。

畢竟之前類似的事也不是沒發生過。

隻是這次,動靜可能稍微有點大罷了。

張浩把炮彈運到礦場,隨便找了個光線良好、位置合適的兩層小樓,

把炮彈,煤氣罐朝上,尾翼朝下往牆根上一豎。

先從遠處架好了手機,調整好了角度,打開拍攝。

又拿了根鞭炮上的引線,開了一點點閥門,把引線一點點順進去,

同時確保煤氣罐外麵有足夠長的引線供他逃跑。

然後拿了打火機,點火!

引線一冒出火花就急速的往煤氣罐裏躥。

臥槽!怎麼這麼快!

張浩連忙撒丫子狂奔,

奔出沒幾步腦海中閃過一個讓他幾乎心髒停跳的疑問:

這個煤氣罐爆炸殺傷,是靠爆炸衝擊波呢?還是破片呢?

那毫無疑問,破片呐。

尤其是這煤氣罐當年製造的時候,為了美觀,外麵刻著許多菱形花紋。

這要是一炸開,簡直是個大號的破片手雷。

也就說,這可不是點個炮仗走遠一點就可以的。

要不能在爆炸之前找個牆擋一擋,他就英年早逝了。

好在上個世紀的建築,結構緊湊,道路並不像後世一樣寬得那樣喪心病狂,

張浩一個閃身躲在路對麵建築裏。

幾乎是剛躲進去,緊接著就聽到“轟”得一聲巨響,

地動山搖,耳鳴目眩,

等動靜平息了,張浩從廢墟中走出來,渾身是土。

而原本豎著煤氣罐的二層小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