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北地風雲(二)(2 / 3)

想到這裏,楊士琦再向街麵上望去,剛剛還亂成一團的場麵,這個時候已經慢慢散開了。大約是剛剛攔住顧思渝那群人占了上風,將推小車的漢子打翻在地,看到顧思渝她們已經離開了,便又從那個漢子身上索要了些錢財,才大搖大擺的離去。而那個吃了虧的漢子,此刻也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一個人推著小車慢慢消失在人群當中。

楊士琦沒有理會那個推小車的漢子,卻將目光投向了那群係著紅腰帶的人身上,眉頭不經意間皺得更緊了。

他今日來天後宮的目的,其實正是為了這群係紅腰帶,打著什麼無生老母旗號的人。

最近幾年,各地燒香起團練拳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這一年多來,山東那邊鬧騰的最為厲害,村村起壇,戶戶練拳,擺弄出什麼無生老母,黃蓮生母下凡,什麼大刀會、白蓮教、紅燈照、黑燈照之類的團體亂七八糟一大堆,矛頭直指洋人的教堂和信教的教民。起先還隻是在大街上看到洋燈、洋瓷杯之類物件,一擁而上砸的稀爛,發展到後來,便慢慢開始聚眾圍攻教堂,燒殺搶掠。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便在於山東巡撫毓賢,甲午後由奕劻舉薦擔任山東巡撫的毓賢,大體上和徐桐之類的人差不多,向來就敵視洋人,對山東境內的拳民鬧事,明麵上提出以剿撫兼施的策略,暗中卻包容放縱,乃至於百姓圍攻教堂的舉動,通常也都是置之不理,導致這種局麵越演越烈,慢慢的就從山東擴展到了直隸。

而直隸這個地方,村落密集,民風彪悍,是出了名的難以管轄的地方。鄉下百姓不識字,卻大多練拳結社,動輒就是一夫奮起,萬人響應,連官府拿著都是頗為頭痛。不管吧,地方根本維持不了,管吧,又很容易釀成民變,近十年來因為燒香練拳圍攻官府的風波就舉不勝舉,朝廷也剿滅了好幾起為首的,卻始終沒有根治的辦法。

再加上直隸這個地方,自從津門開埠後,洋人的教堂也建了不少,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各國都有,內中侵占田地,與百姓發生糾紛之事也越來越多,因有治外法權之說,無論是教堂還是信教的教民,往往能得到官府的庇護,不少信教的教民也由此仗勢欺人,教會與百姓的矛盾便日漸加劇。

尋常老百姓不識字,大多都愚昧無知,民間又多流傳洋人醫院挖小孩眼睛製迷藥、神父用特製器具吸男童陽精之類的傳言,百姓眾口相傳都深信不疑,因此對洋人和信教的教民恨之入骨。稍有風吹草動,便趁亂而起圍攻教堂燒殺搶掠教民。起先直隸還隻是為首一些練拳之人小打小鬧,如今眼見著山東那邊官府多是睜隻眼閉隻眼,直隸這裏也慢慢有了野火燎原,不可收拾之勢。

到了今年,情形就變得更加混亂了,原本在鄉下村落起壇燒香的拳民,已經有了向天津城內擴展蔓延的趨勢。津門街頭,各種稀奇古怪打扮的人也越來越多,在大街上招搖過市,尤其是最近,天後宮這邊冒出了什麼無生老母下凡顯靈,引得天津城內老幼婦孺紛紛到這裏來燒香拜佛,鬧騰得人心惶惶。

楊士琦今日到天後宮來,便是領受了袁世凱的密令,到這裏來探查究竟。

此刻,見那群人消失在人群當中,楊士琦也緩緩起身,結了茶錢,裝作燒香拜佛的香客,慢悠悠的向天後宮那邊走去。

拐過街角,便見到天後宮門口空曠的空地上麵,密密麻麻的跪滿了燒香拜佛的人,人群圍著的正中心,香煙繚繞,一個人頭大小的佛像被紅綢子搭著,四周跪著的眾人便是在向這個佛像磕頭,不時有人上前,往佛像四周擺放的木箱裏麵扔錢,楊士琦才站了一會兒功夫,已經有木箱堆滿了碎銀和製錢,被人抱走換了一個放在原處。

這個佛像何以會有如此大的魔力?楊士琦心中也感到納悶,索性裝作隨喜功德的架勢,從懷裏掏出一角碎銀走上前去,借著往木箱扔錢的功夫仔細看去,那個佛像倒並不像是平常廟宇中供奉的佛像,模樣雕刻的像個女人,難道就是那些人嘴裏所說的無生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