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萬裏悲秋(三)(2 / 3)

說起來鄭文亮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半年來,雖然中日之間在朝鮮一直保持著相對平穩的態勢,但是兩個國家其實都在拚命的擴軍備戰,大清就不說了,10個師的新式陸軍已經初具規模,而日本方麵傳出的消息,如今日本不僅已經恢複了在甲午期間被打慘了的6個師團的編製,還計劃在5年內將日本陸軍擴充到12個師團。如果日本人真的想挑起爭端,以現在中日之間這種針鋒相對的架勢,說不得雙方一打起來就收拾不了。

“老鄭,依我看你們就是書讀多了,條條框框的東西多了,日本人都到了門裏麵了,要打就打,哪有那麼麻煩的事情?要是日本人真想動手挑事,你吃不吃掉他一個大隊的兵力,他遲早都是要動手。要是日本人不想挑事,他一個大隊的兵力深入到我大清的地盤上來,吃了就吃了,橫豎還都是日本人理虧,怕個毛啊!”

應寬叉著腰,一臉的怒氣。要不是眼前說話的是參謀長鄭文亮,說不定他早就跳起來罵人了。

鄭文亮的性格向來是外柔內剛,對應寬的抱怨也不以為然,隻是轉身揮了揮手,示意參謀部內的眾人都退下去。直到參謀部內隻剩下應寬和自己兩個人了,鄭文亮才意味深長的望著應寬叉著腰的雙手笑說道。

“旅長大人這幾日在平壤過份勞累,又一路縱馬馳騁,這腰還是要保護好的啊,要不要我給你推薦一副秘方?………”

官場當中素來講究淵源,即便是軍營當中也是如此。因為有齊廣洋的關係在裏麵,兩人也都算的上是齊廣洋這條線上的人,又在一口鍋裏吃飯,私下裏關係自然相處的很好,平常說話也沒有什麼顧忌。再加上應寬本就是軍營當中的老油條,和鄭文亮這些畢業於陸軍學校的軍官不同,活脫脫一個口無遮攔的大老粗,天長地久,就連鄭文亮少不得也跟著他混成一樣了。

換了往日鄭文亮這樣和自己開玩笑,應寬指不定還多少有些得意,非逼著鄭文亮聽聽自己和弱水的心得體會。可現在這辰光,哪裏是說女人的時候,應寬再胡鬧這點輕重還是懂得的。

“勞累個屁啊!老鄭,你就別和我賣關子了,從我回到旅部就看見你趴在那地圖上琢磨,給三哥我說說你到底在琢磨什麼?咱兄弟二人不玩那套假把式,我還不知道你,無利不起早,別拿什麼坐等朝廷的旨意蒙我,等朝廷的旨意過來,黃花菜都涼了。說吧,是不是你心中有了什麼主意?”

鄭文亮盯著應寬看了一會兒,忍不住搖頭歎了口氣。

他和應寬相處這些日子,知道應寬雖然看起來粗糲,其實心思並不糊塗,隻是身上的匪氣較重,遇事有些急躁而已。

“沒有朝廷的旨意,我們擅自行事,要是真的把事情鬧大了,你我二人如何暫且不說,關鍵是我大清現在還沒有和日本大戰一場的準備,這個事情不能急啊……”

應寬遲疑了一下,隨即斬釘截鐵的說道。“老鄭,不是我急,眼前的局勢日本人一個大隊的兵力正直插平山而來,雖然不知道這些日本人想要幹什麼,可是再不斷然處置,難道眼看著他們摸到我們旅部來?那我們第三混成旅的笑話可就丟大發了。下決心動手吧,出了什麼事情我兜著………”

“都送到嘴邊了,吃肯定是要吃的,可是吃像也不能太難看了……”鄭文亮淡淡一笑,忽然低聲說道,“應三哥,你前不久招募的那些朝鮮馬匪現在訓練的怎麼樣了?”

應寬不覺心中一動,望著鄭文亮有些古怪的眼神,頓時明白過來。

“你的意思是讓這些馬匪去?………”話剛說完,應寬便搖了搖頭,“日本人一個大隊的兵力怎麼也有一千號人,憑這些朝鮮馬匪恐怕一口吞不下去。”

“讓我們的人化裝成朝鮮馬匪,和那些馬匪一起去,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大一點,讓這些日本人有來無回。即便將來日本人鬧起來,咱們也可以一推二五六,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鄭文亮收起臉上的笑意,肅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