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萬裏悲秋(一)(2 / 2)

徐桐倏然一驚,望著孫毓汶斬釘截鐵的神情,不覺悵然說道,“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朝政荒唐糜爛?洋人對我大清都是虎狼之心,驅之唯恐不及,怎麼能打開門雙手迎進來?真要是沒有法子,我就去乾清門跪諫,縱然拚卻一死,我也不能看著大清的江山社稷就這麼敗壞下去。”

徐桐向來痛恨洋人,******與洋人簽訂條約深惡痛疾這一點,孫毓汶自然不會覺得有多少驚訝,不過在孫毓汶眼中,徐桐這個理學名家不過是寫寫折子,論論修身養性的學問,哪裏有什麼經世治國的本事,有些個道理和徐桐也說不清楚。

像這次和英法美簽定的條約,孫毓汶身在軍機,其中的根根底底何嚐不是看的分明,說白了都是衝著銀子去的。

甲午這場仗打下來,國庫早就河幹海落盡跑老鼠了,如今朝廷要推行新政,要編練新式軍隊,這哪一條哪一項不得拿白花花的銀子往裏麵填?讓點好處給洋人,無非也是希望靠振興實業來增加國庫的收入,靠洋人提供的低息借款,來多少緩解眼下財政捉襟見肘的局麵。

然而錯就錯在這一步邁得也未免太驚駭視聽了,這條路要是走的通還好說,要是走不通那可就真的是喪權辱國萬劫不複了。真要是出現了什麼波折,天下反對,朝局動蕩,皇上的威望地位恐怕就難說的很了,像徐桐這樣迂腐之人,現在和皇上爭有什麼用,將來風雲變幻之際,說不得就是另外一番局麵了。

“徐師傅稍安勿躁,萬事都是急不來的。”孫毓汶擺了擺手,有些高深莫測的樣子。

“你縱然去乾清門跪諫也是擋不住皇上的,何苦來這份沒意思的事情呢?皇上要做什麼就讓他做,變法也好,維新也好,和洋人簽訂條約也好,天下人都在看著,你沒見現在鬧的最厲害的都是翁同龢身邊的那些清流們,我們就不湊這份熱鬧了。守得花開見月明,真要是朝局動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自然會有人站出來說話的。”

徐桐聽得真有些糊塗了,搖著頭滿臉怔忡的樣子。

“孫大人此言何解?朝局動搖難道是什麼好事?你說的有人又是誰?”

孫毓汶忍不住在心中暗罵了一句昏聵,話都說到這樣明白了,居然還不曉事。不過今日卻又是必須攔住徐桐,真要是由著他去胡鬧,反而會壞了大計。此時少不得又給徐桐解說了幾句。

“徐師傅好好想想,如今皇上的地位誰動的了啊?他要是一直這麼步子邁得穩穩當當的,朝局恐怕就隻能如此而已了。可是他要推行新政,這就不一樣了,新政新政,有了新,那些個舊能安於現狀嗎?別的不說,單單是改革財稅收歸中央這一條,你瞧著吧,到時候滿朝大臣、各地督撫恐怕就真要坐不住了,誰甘心把碗裏的肉讓出去?到時候朝局一亂,風雨飄搖,還不是太後她老人家出來收拾殘局?……”

徐桐心中一驚,繼而便是恍然大悟,皺著的眉眼一下鬆動開來,拍著手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還是孫大人見識深遠,難怪前些日子皇上廢後妃的時候,我進園子裏去見太後,太後她老人家隻說皇上年輕,讓我們多幫襯著一點,我這些天始終沒有明白太後她究竟是個什麼意思,今日聽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明白所以了。就這麼著,我倒是要看看皇上的新政,到底要新出個什麼花樣出來?”

孫毓汶不露聲色的一笑,等著徐桐說完,才慢悠悠的接著又說道,“徐師傅桃李滿天下,你那些學生的折子就不要上了,沒來由這個時候去觸皇上的黴頭,不僅如此,咱們還要讚成皇上的新政,他要做什麼咱們都順著他,讓新政這把火燒得更烈些,這戲才有味道不是?”

推波助瀾,火上澆油!徐桐這個時候算是徹底明白過來了,嗬嗬笑著說道,“孫大人放心,回頭我就給他們打聲招呼,滿朝大臣中間,多少還是要賣我一點麵子的。”

說著,徐桐似乎忽然間想到了什麼,神情一肅說道,“孫大人,皇上手裏可握著兵權,這將來局麵能翻轉過來?”

“皇上當初手裏不也沒有兵權?”孫毓汶冷冷一哼,“時勢,時勢,自古天下大勢,不在於你有沒有兵權,而在於你站在勢頭的哪一邊,等著吧,等到皇上把天下人都得罪光了,這潮流大勢不就撲麵而來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