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迷霧中的開始(六)(3 / 3)

康有為不由得心中一震,這些日子裏的千般愁緒萬般煎熬,此時都化作一股熱氣從胸中直衝鼻端, 激動得都有些難以自持了。

“皇上要召學生進京?………”康有為搓著手,有些語無倫次的說道,“康某不過一介書生,於國事空發些議論罷了,如何當得起皇上如此厚愛。皇上旦有所命,康某必萬死不辭………”

吳紹基不動聲色的看著康有為,以他在官場中曆練出來的城府,又如何會看不出此時康有為心中的心緒激蕩,更何況剛剛的一番話,也正是皇上為著安撫康有為而特意叮囑的,當下緩緩說道。

“在本製台看來,康先生不是如那些清流士子般空發議論,而是有的放矢。國事艱難,朝政僵化,正需要康先生維新變法這樣振聾發聵之言,方能以一掃我大清昏然懵懂的局麵。本製台今日前來拜訪康先生,也是想親耳聽聽康先生維新變法的高論。”

聽吳紹基問起維新變法,康有為方才緩過神來,略微沉吟片刻,拱手而道,“自從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後,這些年來我大清始終在變法,但這究其實卻又不是在變法,而是在變事。所做者,更是末節,而非根本。這就是我大清推行洋務數十年,集大清之財力物力人力苦心打造出北洋,卻又在甲午中慘敗於日本之手的症結所在。我大清非無有堅船利炮,非事情不可為,乃體製不可為也…………

我大清的製度,在學生看來不過是兩個字:道德!多少年來,我們都以這兩個字作為治國的根本,以為隻要官員講究操守,便能夠挽救國家的衰亡,這是大謬也,是誤國的垃圾!治國的根本在於製度!所謂變法,就是仿效西洋各國,變革國家體製,法者,事之綱也,事者,法之目也,綱舉而後才能目張,隻有製度二字,才能真正救國!”

吳紹基眼中精光一閃,瞬間又收斂起來,臉上還是那副淡淡的神情,心中卻是忍不住連聲的感歎。

才具過人,膽識過人,可這狂妄也是過人啊!如今大清的形勢如亂麻般糾纏不清,連皇上都不敢輕言變革製度,這個康有為以在野之身,居然就能夠言製度之興革………

“康先生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不過眼下大清的局麵想必康先生也明白,這變法維新,不要說市井百姓不懂,就是官紳士子恐怕也沒有多少明白的,更加不要說滿朝因循守舊的大臣。倘若舉國反對,又當如何啊?”吳紹基下意識的試探著問了一句。

“請製台大人恕學生直言,各國變法無有不流血的,如今皇上乾剛獨斷,正是振興國勢的大好時機,到時候殺幾個阻礙變法的大臣,這法就變了!”康有為猛然拱手說道。

吳紹基心中一驚,盯著康有為看了半響,滿腹才學和野心勃勃,然而於朝政卻始終還是隔了一層紙,這便是此刻吳紹基對康有為的評價。國家振興,如何是殺幾個守舊大臣就能夠做到的?今日大清內憂外患的局麵,以虎狼之藥治國,恐怕國家的病還沒有治好,國家倒先亡了。

心中恍然間明白了皇上為何要自己今日問康有為這樣一番話,又為何會刻意冷落康有為。皇上此舉,其實又何嚐不是在讓自己去領會皇上變革朝政的思路,此時吳紹基幾乎敢斷言,皇上絕不會用康有為所說的維新變法去變革朝政,而明白了這一層,兩江如何展布也在吳紹基心中有些清晰起來。

先更這些,變革很難用幾句話說清楚,所以這章寫得有些收不住了,但是其中包含的卻是下一步非常重要的思路,或許有些朋友已經看清楚了。

另,推薦朋友的一本書,大家去幫忙投投票吧http://www.qidian.com/Book/1424621.aspx(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