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建陸軍的軍官雙手舉著一麵旗幟,從光緒身後跑了過來,雙手高舉著遞給光緒。
漫天風沙中,光緒右手高舉著這麵旗幟,環顧著在場的官兵們大聲說道,“甲午之戰,我們為何會一敗再敗?而且是敗在一個一千多年來,都跟在我們這個國家後麵,被視為蕞爾之國的日本?是日本真的比我們強大嗎?不是!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何而戰!是因為天下臣民們從來隻知道有天下更替,不知道國家民族為何物!……在遼東,有馬匪為日軍指引行軍路線,在遼南,金州被日軍攻陷不足半月,百姓便安心依附於日軍的管理之下,渾然忘卻了日本人是侵占我們國家的外侮……”
“什麼是國家?就是我們腳下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什麼是民族?就是不分滿漢蒙回藏四萬萬國人。甲午這一戰,不是為滿人去戰的,也不是為漢人去戰的,是為這個國家而戰,為民族而戰。這個民族,就是泱泱華夏幾千年來傳承不息的億兆生民,就是這塊土地上麵生死相依的每一個人,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
說著,光緒將手中的旗幟猛地展開,中華民族四個大字被繡在旗幟上迎風飄揚。
此時此刻,高舉著這麵旗幟的光緒,心中一陣波瀾洶湧,莫名的痛創。甲午這一戰雖然曆經潰敗,但是直到現在,整個國家仍然在沉睡,天下人仍然渾渾噩噩,中國這個一直閉關鎖國的國家,忽然被近代化的浪潮席卷其中,遠遠不是一場戰爭能夠促使其睜開眼睛去看世界的。
就如同此刻,恐怕沒有人能夠明白自己所說的國家民族是什麼,沒有人能夠理解中華民族真正的含義,但是自己必須要這麼去做,要把國家民族這幾個字,如同這麵旗幟一樣,強行的交到眼前這些人手中,強行去撕開他們心中的蒙昧。隻有先讓他們知道,才能再讓他們懂得。
因為這個國家曾經走過的那條路,太過曲折和坎坷了,隻有他這個穿越者才明白,錯過了這個甲午,這個國家和民族將會苦苦追趕多少年……
此時,站在閱兵場側後方,和吳紹基、杜懷川、林啟兆他們一同觀閱儀式的《紐約時報》記者懷特,忽然無比詫異無比震驚的張著嘴,連手中記錄的筆也差點掉在地上。
國家,民族,這些隻屬於近代西方社會的詞彙,忽然出現在這個古老帝國皇帝口中,再沒有比這更加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對於遠處這個高舉旗幟的皇帝,懷特一直都抱著一種無法說清的好奇,試著去接近理解這個皇帝的想法。
在他心中,從當初開辦京師大學堂,到創建一支近代化的軍隊,再到現在親征田莊台,擊敗日本人的瘋狂進攻。這個皇帝身上一直都充滿著一種傳奇色彩,沒有這個國家那種陳腐氣息,仿佛上帝因為忽略了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而深感內疚,所以把全部的目光都投注在了這個年輕皇帝的身上。
可是,這個皇帝說的這些,能夠喚醒他麵前的這些臣民,能夠喚醒這個衰老腐朽的國家嗎?
懷特搖了搖頭,此時此刻,這個高舉旗幟的年輕皇帝,像一尊雕像般矗立在他麵前,似乎是要告訴整個世界,這個甲午,隻是他一個人的甲午,可是他卻要用一個人,卻喚醒一個民族。
我很懷疑他能否做到這一點,但是我非常非常願意看著他走下去,看著整個國家是否會出現奇跡。那一天,懷特寫下了這句日後被西方世界廣為傳頌的一句話。
閱兵場中,光緒的目光從一張張臉上劃過,堅毅而讓人震撼。
“從今天開始,朕要讓你們知道,你們是在為這個國家幾千年的榮光,為這個生生不息民族而戰,全軍出征,向著遼南,進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