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夜太黑(2 / 3)

玉瀾堂內一下變得死一般的沉寂,世鐸、奕劻和翁同龢慌忙跪在了地上,大氣也不敢出。

“你們都是朝廷的軍機大臣,被日本人幾句威脅恐嚇之語就嚇得慌了神,亂了主張?平日裏言之鑿鑿,視日本為彈丸小國,不足為懼,現在日本公使館發來一份谘文,就驚慌失措了?就懼了,怕了!……”光緒越說越氣,聲音陡然間提高幾分。

“居然還讓朕查辦李鴻章,為了兩個小小的日本人,就讓朕查辦朝廷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朝廷的顏麵何在,國家的威嚴何在?是不是將來哪一個國家的人失蹤了,朕都要查辦大臣啊?”

世鐸、奕劻和翁同龢低著頭跪在那裏,嚇得一句話也不敢說,

沉默了一會兒,光緒招了招手,從太監小恭子手裏拿過一杯茶水,狠狠的喝了一大口,似乎才緩過氣來。

“都起來吧,跪在地上就把事情解決了嗎?”光緒冷冷的哼了一聲。

世鐸、奕劻和翁同龢悄不言聲的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站在旁邊。遲疑了一下,翁同龢小心翼翼的說道,“皇上息怒,臣等並非懼怕日本人,實在是事出有因。據臣等所知道,那兩個日本人就是坐著李鴻章的女婿,天津軍械局總辦張士珩的馬車失蹤的,這件事情……”

話還沒有說完,就看見光緒的目光像刀子一樣掃了過來,翁同龢慌忙把後麵的話吞進了肚子裏麵。

“就算是坐張士珩的馬車失蹤了,那又如何?朕來問你們,那兩個日本人跑到大沽炮台裏麵去幹什麼啊?他們是去刺探大沽炮台的防務,是刺探大清的軍事情報,這樣的人,不要說是失蹤,就是殺了又有何妨?”光緒看了一眼世鐸等人一臉張惶的神情,不免在心中歎了口氣。

“國家之間的交涉,對錯不明,是非不分,先就查辦自己的大臣,這不是自己先讓自己說不起話,還怎麼辦交涉啊?你們都是朝廷重臣,江山社稷,國家安危,可都在你們幾個人的肩上,越是這樣的時候,越不能自亂陣腳,失了方寸啊?”光緒放緩語氣,低沉的說道。

提出查辦李鴻章,肯定是翁同龢挑的頭,光緒心裏明鏡似的。翁同龢的那點心思,倒也不完全是為著和李鴻章的罅隙,趁此機會一舉扳倒李鴻章,既收了北洋的權,又動搖了後黨的根基……

可這樣的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了,慈禧會坐視不管不問?往更深裏說,北洋是決計不能沒有李鴻章的,李鴻章一去,北洋頃刻間便會瓦解,權是收了,可眼下這個國家能夠找的出一個頂替李鴻章的人嗎?

“奴才等謹記皇上教誨,隻是此事如此棘手,當真激起兩國交戰,恐怕也不是上策,請皇上三思。”世鐸見光緒沒有剛才那般震怒了,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依你看來,這件事情應當如何處置啊?”光緒看了一眼世鐸那副惴惴不安的神情,心裏很快就明白過來。憑世鐸肚裏那點底子,再加上多少有些懦弱的性格,一多半是想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李鴻章。

果不其然,世鐸沉吟了一下說道,“依奴才淺薄的見識,這件事情既然發生在李鴻章的北洋,就交由李鴻章來交涉辦理。他平常和洋人打交道比較多,辦交涉也是有經驗的。”

“奕劻,你的意思呢?”光緒又轉頭問道。

“奴才也是這個想法,解鈴還需係鈴人,由李鴻章出麵,朝廷也有一個輾轉騰挪的餘地。”奕劻皺緊眉頭,一臉的苦相。

他兼管著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正為這件忽如其來的麻煩,急得著急上火,巴不得能把這件事情推了出去。

“臣附議。”不等光緒問話,翁同龢也學了乖,立即上前說道,絕口不再提查辦李鴻章的事情。

“既然你們都是這樣的想法,這件事情就交給李鴻章來辦,告訴他朝廷的意思隻有八個字:據理力爭,寸步不讓。”光緒一抬身站了起來,在玉瀾堂內來回走了幾步,又說道。

“傳旨給李鴻章,讓他令北洋艦隊出海巡視,震懾日本蠢蠢欲動之心。同時調動淮軍各部,加強各海口要塞的防務,大張旗鼓,整軍備戰,聲勢造得越大越好。”

世鐸等人微微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躬身答應。

“還有一件事情,世鐸,你即刻發一道密旨給李鴻章,就說朕想知道他那個女婿帶日本人進大沽炮台,所為何意啊?”光緒才有些好轉的臉色忽然又陰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