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岔口(3 / 3)

聽了光緒這話,慈禧似乎有些吃驚的樣子,偏著頭看了光緒一眼。“皇上這話倒還真的有幾分道理,不過說到這真情實感,演是演不出來的,是要用心的。沒有這份心,唱得再好我也不稀罕。”

慈禧的這話,比起剛才的一番話更加深沉了。光緒偷偷看了看慈禧,她正目不轉睛的看著台上,似乎隻是隨口的一句話。但是光緒心裏很清楚,這樣的時候,說出這樣的話,絕不是說戲那麼簡單的。他今天來陪慈禧看戲的目的,就是想穩住慈禧,不讓她產生疑心,可現在聽她的每句話,似乎都像是話裏有話的意思。

“親爸爸教誨的是。”想了想,光緒緩緩說道,“說到用心,兒臣以為倒不是做出來的,做也是做不出來。世道人心,從來都是難以把握,關鍵是看有沒有一個私心,古人雲,有心為善,其善不賞,無心為惡,其惡不罰。有時候,用心到了極處,反倒是落了下乘,不知道親爸爸以為是不是這個道理啊?”

兩人這樣的話,看起來雲淡風輕,其實是針鋒相對。此時此刻說出這一番話,光緒也是把心一橫,不想再刻意的退避了。看慈禧的意思,似乎也是有所覺察,反正兩天後就是生死一搏,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就是想用這樣一種方式讓慈禧能夠隱約明白,正是慈禧的處處用心,把自己逼到了絕路。

“皇上的心思太重了,想得也太遠了。”慈禧忽然沒來由的歎了口氣,轉過頭用一種光緒從未見過的眼神望著光緒,一字一句的說道,“這出三岔口的戲,終歸是有散場的時候,看得清楚也好,看不清楚也好,我也不想再看了,罷了,今日就散了吧。”

說罷,慈禧起身搭著李蓮英的手臂,看也不看光緒一眼,默默的走回宮中。

……

陸軍學校自從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陳卓回到陸軍學校後,便變得異常的忙碌起來。

對外是聲稱陸軍學校總辦陳卓將要離開陸軍學校,前往吉林整頓吉林練軍,因此陸軍學校將準備陳卓任上的最後一次演練,迎接太後和皇上的檢閱。除了陸軍學校部分軍官團的成員外,大部分學員都不明白究竟出了什麼事情,埋頭準備迎接總辦大人任上最後一次演練。整個陸軍學校都加派了崗哨,閑雜人等一律不等靠近。對內,所有的陸軍學校學員都得到了命令,三天內不得離開陸軍學校半步,違令者軍法從事。

杜懷川也按照光緒的旨意,將豐台大營的兵力部署情況詳細告訴了陳卓,但是對於軍官團的情況,卻做了保留。兩人一番密議後,擬定了行動方案。陳卓負責整個軍事指揮,杜懷川負責後勤保障,準備至少兩個基數的彈藥供給,並負責和豐台大營內的內應聯絡。

陸軍學校的情況,陳卓心裏非常有數,隻要製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除了武器彈藥外,並不需要做太多的準備。在自己的精心調教下,軍紀嚴明,是陸軍學校有別於朝廷其他軍隊最大的不同,到時候隻需要一聲令下,陸軍學校的學員必定一往無前,絕不會也沒有人敢於做出違令的舉止。

隻是,整件事情中,有一個人被排除在外,那就是吳紹基。在陳卓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很想聽聽吳紹基的意見的,吳紹基足智多謀,做起事情來也看得更遠更深,但是按照光緒明確的旨意,此次行動必須對吳紹基保密,陳卓雖然無比信任自己的這位好友,也不敢在這樣的時候有所輕率。因此嚴令自己的屬下,對吳紹基不得透露半分。

是生是死,就看兩日後了,陳卓心裏很明白,他其實隻有五成的勝算,就像是一場賭博,他從一開始就把賭注壓在了皇上身上,他是不會有別的打算和想法的,隻是眼前的這些陸軍學校的學員,不知道能夠活下來的能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