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好奇 有時候是會死人的(1 / 3)

被慈禧免去了差事,傳言當中即將被踢出局的剛毅,這些日子以來卻是出乎意料的平靜。白日裏按時到軍機處辦差,回到家裏便推說是閉門思過,一應宴請應酬一律推掉,安安靜靜的在府中練起書法來了。

與剛毅不同的是,這次看起來是置身事外,其實卻牽連頗深的孫毓汶,這段時間卻用心無比。

一邊要忙著應付大雪過後賑濟災民,年終官員的考核,特別像這次出了這麼大事情後,順天府和步兵統領衙門的位子鐵定是要挪動的,至於接替的人選,孫毓汶卻是避諱莫深,連對軍機上幾個人都不曾提及,隻說是惟太後聖裁。

而另一邊,孫毓汶又以兼管兵部的身份,先是到了新建陸軍學校,視察了學員們隊列和射擊演練,對陳卓等人是讚譽有加。尤其是看到陸軍學校的學員們裝備的,都是從上海采購運抵京城的後膛槍炮,德國的新毛瑟和10門克虜伯後膛炮,孫毓汶是大為吃驚。要知道此時就連李鴻章的淮軍,也未必有如此精良的裝備。

再看到演練過程中學員們嚴明的軍紀,和對新式武器的熟練運用,孫毓汶更是拉著陳卓的手,很是勉勵了一番,表示將向朝廷奏呈,對陳卓等人用心兵事,給予表彰。視察完畢後,孫毓汶還專程設宴,款待了陸軍學校的教官,連霍斯特和漢納根等德國教習也一個不落。席間,孫毓汶是縱古論今談笑風生,全無軍機大臣的架子。

緊接著,孫毓汶又馬不停蹄的趕往了豐台大營,視察了豐台大營的防務。在豐台大營,情況卻發生了迥然的變化,孫毓汶臉色鐵青的轉了一圈後,便將豐台大營的將官們召集到一起,好一番痛斥。

豐台大營確實糜爛的不像話了,但是這其中的根根底底滿朝大臣心裏麵都清楚的很,全國上下,哪一處軍營不是如此。將官貪腐吃兵餉喝兵血,士兵疏於操練,甚至連槍炮都不會使用,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而豐台大營的將官,大多出身都是滿清上三旗的人,孫毓汶以一個漢臣的身份,如此不留情麵,就連軍機領班大臣世鐸聞聽後,都有些難以置信。再聯係到豐台大營的提督是自己一手提拔的,世鐸心裏的味道便有些不一樣了。

不過以孫毓汶在軍機上麵的身份,特別又是接近年末,關防緊要之處,自然需要格外用心,他做這些事情也不算出格。

聽到杜懷川稟報孫毓汶到陸軍學校視察學員的操演情況,還特意宴請陳卓等人的事情,光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隻是神情淡淡的點了點頭。

他當然明白這是孫毓汶在刻意籠絡的陳卓等人,這樣的手段放在此時的光緒眼中,更像是臨時抱佛腳,他花了那麼多心血和力氣,倘若陳卓等人這樣就被拉攏過去了,他自己這個皇帝也趁早下課算了。

對陳卓,他還是有足夠的信心的。他還沒有傻到會在這樣的時候自亂陣腳。

“還有一件事情,微臣想請皇上留意。”杜懷川接著便把孫毓汶到豐台大營去的事情,給光緒細細的陳說了一遍。

光緒微微眯起眼睛,臉色漸漸變得有些深沉起來。

豐台大營,兵部存檔的員額大概是2萬多人,不過這些個兵營中吃空餉的事情,光緒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再拋開那些老弱病殘,加起來能有1萬多人就不錯了。這些人曾經也算是八旗精銳,可現在不要說拖出去打仗,就是剿滅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匪患,恐怕都是問題。

孫毓汶平白無故的跑到豐台大營去幹什麼啊?指望這些個兵痞大爺們能夠整肅革新,還不要說是別人,恐怕孫毓汶自己都不相信。可他到豐台大營究竟想要幹什麼呢?

光緒抬起頭望了望窗外,天空灰蒙蒙的,有些陰鬱和壓抑。光禿禿的樹丫下麵,幾個乾清門侍衛無聲的站立著。宮禁森嚴,從來都是如此,連高聲喧嘩都是禁止的。

“你繼續說,朕聽著呢。”光緒把目光收了回來,若有所思的說道。

杜懷川清了清嗓子,低聲說道,“微臣在京城中布下的人員,和豐台大營也有些關係,微臣已經讓人去暗中打探了,眼下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不過,豐台大營拱衛京師安危,一旦有變,局麵將無法收拾,微臣心裏甚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