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銀子和家底全部都是原主的丈夫去縣裏做活賺的。

說到原主的丈夫,今夏就不由得想給他豎起大拇指。

趙四雖然出身貧農,但是心思活絡,知道一輩子在地裏刨食,隻能看天吃飯,他不甘心,於是經常找機會去縣裏,剛開始吃了幾次虧,後來長記性了,漸漸的在縣裏也有了熟人,後來更是想盡辦法跟大戶人家的管家搭上了關係,他放得下身段,又嘴甜,還舍得下本錢,別人一需要幫工什麼的,第一個就想到他。

除此之外,他很會鑽營,很會討那些有錢老爺少爺們歡心,經常能得到賞銀。那些有錢人家,手指頭縫裏隨便漏點,就夠鄉下普通農戶兩三個月甚至半年的嚼用。

趙四剛分家時,隻得了5畝田,還是中等地,兩間破屋子,短短幾年,不止房子重新修繕,蓋了大屋和院落,就連土地也增加了10畝,其中5畝上等地,5畝中等地,

村子裏的人知道趙四能幹,會賺錢,而且人還有情義,有好事也會想到村子,如果別人要的人多,他第一個就會找村子裏的人,這年頭,隻要能賺錢,幹苦力大家都搶著幹。

所以就算原主在村子裏口碑不行,人緣不好,但是看在原主丈夫的麵子上,大家都會忍耐一二,原主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她卻沒有改變態度,反而越發變本加厲,拿鼻孔看人。

頗有一種,我男人就是厲害,你們就是不如我家,還要靠著我男人賺錢的架勢。

原主這性子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所以等趙四突然猝死,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看原主的笑話。

當時,原主聽聞噩耗,暈死過去,接著就一病不起,最嚴重的時候,滴米未進,把幾個兒子嚇得,也顧不得其他,最後聽族老的話,買了棺材回來衝喜。

今夏有原主的記憶,所以她知道,那時候,其實原主已經有了死誌,畢竟她覺得自己的丈夫千好萬好,關鍵是對她也很好,是她所有的依仗,現在丈夫沒了,她的天塌了,活不下去了。

說來也巧,棺材買回來後,原主的病真的慢慢好轉起來,雖然一直病歪歪的,幹不了重活,但好歹活下來了。不過人卻變得沉默起來,也不愛出門了,讓那些想看原主笑話的人,都找不到機會。

總之,就是村子裏的人都知道原主家有錢,具體有多少呢,就不得而知。

當然,也有那想占便宜的,找借口來借錢,趙四多聰明啊,隻要誰提這茬,就逮著誰哭窮。

今天說把家底都掏空了要建房子,明天說為了給大兒子娶媳婦兒還要去借錢,要不就是小兒子的學費都沒找落了,最後眼巴巴的問一句:“能不能借點銀子?”

鬧了幾回,其他人看見趙四就躲得遠遠的,生怕被找上門借銀子。

關鍵是,不知道是不是趙四演技太好,還是外麵的人說了什麼,就連家裏的孩子都覺得自家沒錢,一個個都節儉的很,就算家裏的吃食比別人家都要好,也不能改變他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