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本為混沌,世間沒有萬物,也沒有山水,隻有無邊無際的黑暗。然則在天地之間,沉睡著一位巨人,他的名字叫盤古。盤古在這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沉睡了很久,萬年之後,盤古從沉睡中蘇醒,看到這無邊無際的黑暗,盤古感到非常壓抑,他站了起來,用力地“撕開”這無邊無際地的黑暗。黑暗被打破了,盤古將兩股氣芒灌注於自己的雙手和雙腳之中,撐開這已經破裂的黑暗。
盤古將灌注在雙手之中的陽氣向上一揚,熾熱的陽氣猛烈地衝擊黑暗,陽氣逐漸地龐大起來,形成了天。灌注雙腳的陰氣則緩慢地凝聚,淡淡的陰氣輕柔地融合吞噬著黑暗,凝聚成實體,開成了大地。從此,混沌消散,天一刻不停地向上“擴張”,宛如一位神勇又不知疲倦的將軍。
又過了一萬年,天已經變得很高很高,大地越來越結實。空氣漸漸形成,可盤古並露出沒有絲毫喜悅之情,他總覺得這天地之間缺點什麼。於是,盤古陷入了沉思,不知過了多久,他頓悟了,天地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輪回,天地的輪回,生與死的輪回!他明白了,生既是死,死亦是生,隻有結束,才意味著開始。天地已經形成,隻有自己消散,才會有新的開始!
盤古站了起來,他的身軀開始膨脹、長高,等長到與天齊的時候,盤古笑了,他嘴裏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霧,聲音變成了雷霆與閃電,他的左眼散發著明亮而又熾熱的光芒形成了陽光,變成了太陽;他的右眼浮現起輕淡而又柔和清芒形成了月光,變成了月亮;每當太陽出現的時候,總是帶著明亮的陽光,照亮了大地,形成白晝;每當月亮出現的時候,總是帶著柔和的月光,滋潤著大地,形成黑夜;他的頭發化作點點恒星,每當黑夜降臨,它們就會出現,點綴著寂靜的黑夜;他的鮮血化成了江河湖海;他的內髒變成了廣闊的森林;他的汗水化作雨雪。。。。。。
盤古倒下了,他雄偉的身軀形成了巍峨的高山,他的雙手變成了方九裏,高萬丈的昆侖之虛;他的雙腳變成了煙波浩渺的南海,兩個大腳趾,一個成了天涯、一個成了海角;他的“精”“氣”“神”分化為三個生命,即伏羲、神農、女媧;他蘊藏於體內的靈魂化為五靈,即風、雷、土、水、火,分散在天地之間;盤古之心懸於昆侖之虛,成為連接天地陰陽之氣的支柱,並與五靈之源相接,陰陽五靈交彙而生“本源”,成為萬物生命本源。
伏羲、神農、女媧蘇醒後,繼成了盤古的傳承之念,在昆侖之虛西北的一座奇山上,合力鑄造了輪回之界,並將這座山命名為不周山。然後,伏羲以盤古的精氣為源,創造了神,由於在鑄造輪回之界的時候消耗極大,因此神的數量有限,但靈源充足,不過大多數的神不喜歡大地的陰氣。因此,便居住在天上,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神界”;而神農則以盤古之元氣為本,並灌注自身之力,創造了獸,由於神農注重獸的數量和能力,雖然獸的種類極多,能力多樣,但是智力低下,所以隻能居住於大地;最後,女媧以盤古之形神為軀,附以自己的血液,創造了人,人體態優美,富有智慧,雖然體力不及獸、神,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但繼承了盤古創造和思考的智慧,因此成為萬物之靈,由於女媧是大地之母,人也承受不了神界的純陽之氣,因此,和獸一起居住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