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黨爭(1 / 2)

武則天此時依然一臉肅然的坦然座在帝位右側,目視著正與宰相劉仁軌怒目相爭的中書令郝處俊。

郝處俊兩任太子賓客,先忠於暴斃的太子李弘,後升任中書令兼太子賓客,死忠於皇室。在太子李弘死時,高宗以風疹為由有意禪位給武後,就是他與另一位宰相李義琰進言阻止造成武後不得不自請辭,然後才會冊封武後的兒子李賢為太子。而且郝處俊多謀,多次奏請高宗外遊,高宗一出遊,武後作為皇後就得跟著,這也是太子李賢能夠多次監國架空武後重要根源。

“臣請問天後,太子何罪?”

郝處俊此時滿臉憤怒的向武後責問道。

劉仁軌作為後黨首領此時見郝處俊直指武後,趕緊站出來喝道:“大膽!太子德行有失,我大唐以孝治天下,天後責罰太子讀書,何需你來多事!”

郝處俊本來就是死忠太子,得罪武後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此時傲然站立,怒目盯著劉仁軌:“我乃中書令,大唐輔宰!太子若有過錯,我怎麼就問不得?”

“天家之事,豈是你等可詢問的!”

劉仁軌與他相鬥多年也不怕他,兩位堂堂宰相就這麼在這朝會上相互攻擊著,一個要問,一個不讓問。而其他另幾位宰相卻裝著糊塗不發一言,武則天也是一言不發的看著這場鬧劇。

唐朝的宰相地位超然,特別是李世民後期對幾任宰相過分容讓,幾個宰相在皇帝麵前相互爭執扯皮那是常事,其他官員因為地位懸殊,誰都不好幫腔,都自覺分做兩派分別立於兩位宰相身後。

武則天一直未動作,她在等,她在等武三思的消息,別看百官在兩位宰相的帶領下各自為派,但這在她眼裏根本就不算什麼,她掌握朝政十餘年,對於這種陣勢根本就沒什麼感覺,郝處俊不過一個沽名釣譽的清流,有名的無才宰相,除了會打嘴仗別無是處。而太子李賢雖然接收了原太子的所有權柄和人員,可卻沒有李弘那般從小監國樹立起來威信,與*的幾位大佬根本就沒有交心,比如前太子的死忠幾位宰相紛紛病故。李賢重用的太子左庶子張大安、洗馬劉訥言、學士許叔牙等大都又是官職太小,此時隻得跟在郝處俊後麵,也算是表明立場。

“娘娘,武將軍處來了消息。”

一直在後宮等候消息並未上朝的吳坤此時悄悄進殿,來到武後身邊悄聲說道。

“嗯。”

武則天看了他一眼,見吳坤滿臉喜色,輕輕點頭示意知道。她對武三思這個侄兒還是很看重,雖然平日裏聽聞不少他的荒唐事,可在他任軍職後的表現,武則天可是大為滿意,加上李令月衷情於他更是親上加親,武則天對武三思的栽培不可謂不用心,此次用他多少對他的表現有所期待,此時見吳坤一臉喜色,就知道武三思肯定是圓滿完成了考驗。

“臣有奏!”

眾人都在看著兩位當朝宰相相互攻陷呢,一個聲音朗朗響起,還真把大殿中所有人給震住了,紛紛回頭看向出聲之人。

黃門侍郎裴炎此時正傲然出班向武後行禮,兩派人員都疑惑不已,這小子什麼時候來的?黃門侍郎不過是一個四品小官,朝會的位置也在後麵,他不說話還真誰會去注意他,。劉仁軌見裴炎出言,臉上喜色立現,悄然退到一邊,而本與劉仁軌爭執的郝處俊卻不知發生何事,但既然裴炎要進諫,天後就在當前,他還真沒辦法攔住不讓人家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