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國赤池(1 / 2)

隨著遠方的山脈在晨霧中漸漸清晰起來,在馬車中連華的身上漸漸地感到了一陣寒意。這麼冷的溫度,真不知道宏國人是怎麼在這鬼天氣裏活下來的,連華剛想到身後的行李裏麵翻一件厚皮毯子蓋下有點凍僵的雙腿,車廂一陣震動便停了下來。他掀開車前擋風的厚布,對車前的老者問道:“王叔,到橋頭了嗎?”

連華所稱王叔的老者坐在馬車前麵,圍著毛絨絨的皮圍脖。聽到連華問他。連忙一縮腦袋回到:“少爺,到了,馬上就要過橋了。”說著就翻身下馬,向後麵的車隊大聲地吆喝了道“都下車!準備過橋啦!”

連華所坐的馬車後麵跟著二十多輛馬車,裝的全是運到宏國的交易的物質,宏國盛產金屬和煤。但在這苦寒之地除了這些地下礦產之外,其他的糧食和布匹等日用器具卻及其匱乏。西南各國的商賈便運送貨物來宏國交易換取銅鐵。要說宏國與諸國交易也就這幾十年的光景。真不知以前的宏國人是怎麼在這裏生活下來的。

後麵馬車裏的夥計二十多人都是跟著那老者的老人。聽到要過橋,便非常熟練地下車拿出準備好的厚布套,套在馬的口鼻之上。那布套內有好幾味驅邪防毒的藥材。就是為了“過橋”做的準備。

連華雖然是第一次來宏國,但在國內學過各國的曆史。也在路上聽聞了很多宏國的見聞。這宏國原來在南部有大片的國土。由於百年前被西南邊的鄰國東都國發動突然襲擊,將宏國赤池以南的國土全部吞並。當時的宏國國君不得已遷都到北方苦寒之地抵抗東都國。由於宏國北邊的國土西麵是長年冰封的海水,東麵又有長長的山脈阻擋。隻有這狹長如喇叭狀的隘口是唯一的進出通道,當時的東都國雖然國盛兵強,但是由於惡劣的天氣和一位橫空出世的戰場殺神的防守,幾次遠征無果後也隻有漸漸的偃旗息鼓了。

正想著,給連華駕車的老者也走到車後。拿出三塊厚布將連華所坐的馬車的兩個窗戶和車門擋了起來。連華將厚布捏在手裏一分。發現這厚布有三層。外麵一層黑色的油布。中間一層浸過藥水的麻布。最裏麵那層則是一塊寫有淡淡佛家真言的紗布。

連華看著前方紅茫茫一邊的霧氣苦笑一聲問道:“王叔,過著赤池真這麼危險嗎?”

老者連忙擺手稱道:“可不敢馬虎,我們這些人不打緊,可不能讓少爺你有個萬一,這池內的霧氣不但有毒,而且會使習武修行之人的真氣不受控製,過橋時就算有幻覺纏身也切不可用真氣護體。”

“少爺你看。”老者指著前麵紅霞藹藹的地方說:“這赤池是百年前兩國交戰時是由東都國5萬先行軍被屠戮之後形成。這之後百年內方圓十裏生靈皆無。此地氣候雖然寒冷,但是隻有著赤池卻是長年沸騰,這血水蒸汽據說是百年前死在此地的戰士的怨氣所化,會奪人心智毀人肉身。如果沒有防護措施就過橋,就算不死也會心智全失成為廢人”老者停下手中的事情指著不遠處隱隱綽綽的橋頭說:“要不是有這座橋,咱們怕是要爬幾個月的險山才能進入宏國,更不用說還要帶這麼多的貨物”

連華向赤池走進幾步,終於在這紅色的霧氣中看清楚了老者口中的橋。

這與其說是橋,。不如說是一條長堤。因為這橋無橋墩,整座橋是由一塊塊巨石堆成。這血池看起來也就到膝蓋深,不知為何卻在橋邊都做上了護欄。這橋麵約兩匹馬車的寬度。作為一條通往一個國家的唯一通道似乎也太過狹窄了吧。

據說這橋是由80年多前西南諸國的一百多位高僧遠道而來架起,世人都不知道為何這一百多位的高僧大老遠地跑到這苦寒之地來架橋。僧人們用了10年時間架完這一裏多長的橋之後什麼也沒說就離開了。所以也不知道這橋叫什麼名字,但來往的商人們則把這做沒有名字的橋叫做:鎮魂橋

在車隊做過橋準備的時候。也有稀稀拉拉的行人從連華身邊經過。不過每一個過橋的人都用一塊黑紗做成的布套套住腦袋。慢慢地扶著護欄走過橋麵。看著行人如盲人一般唯唯索索地走相,第一次見到這場景的連華倒覺得有些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