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青年說出的話,董沙一時間感到非常的開心,這可是從他出生以來第一次有人因為他的受傷去關心他。去幫他。
從小到大,他是努力的,是勤奮的。可是父母總是因為他去吵架,去打架。慢慢的董沙的心裏便覺得自己是一個累贅,不想和任何人發生交集。
在董沙的父母離婚後,董沙跟著媽媽,媽媽一天打著三份工。沒有時間去管董沙在學校裏有沒有被欺負。他總是一直對董沙說:“媽媽很累,你要好好學習,找一個好的工作。掙很多的錢,不要讓任何人瞧不起你。”
他默默的學習,別人在玩耍的時候他在學習。別人聊天的時候他還在學習。老師告他要勞逸結合,同學們嘲笑他是書呆子。他也隻能默默忍受,因為媽媽從來沒有告訴過他。被同學起外號是可以反抗的。
同學們也隻以為他是一個怪胎,不願意與他交朋友,也不願意與他說話。班裏那些愛惡作劇的同學總是經常的欺負他。將他的筆扔掉,將他的作業撕碎。
沒有人告訴他被欺負了要反抗。也沒有人告訴他被冤枉了,可以為自己辯解。他承受了很多。盡管那時候他才六歲。
他長得好看,那些長得醜的同學總是把他視為眼中釘。不停的打他,罵他,那時候的董沙隻是以為自己做錯了,默默的忍受。長大他才知道那隻不過是嫉妒罷了。小學同樣有很多的人在嫉妒他。嫉妒他學習好,嫉妒他長得漂亮。但董沙既然知道了嫉妒,也知道了自己的這張臉是本源。同學欺負他的時候,他會第一時間護好自己的臉。
可是從小被打到大,他早已經不再願意相信任何人。隻是默默的承受一切,任何人告訴他,他是可以反抗的,但是可以辯解的,它是可以交到朋友的。
是勤奮,是努力的,是美好的。他本應該生活在陽光裏。可為什麼?學習好不是他的錯,長得好不是他的錯。錯的是那些傷害美好的人!
他的懦弱絆住了他前進的腳步。他的膽小拉住了他前進的意念。
但是在他萬念俱灰的時候,有一個人帶著光來到了他的麵前。
親切的問他傷到了哪兒?問他是不是被欺負了?甚至說可以幫助他,他想抓住那束光。但如果是因為他,那宿管會不會也被人打碎扔進深淵?
他終究還是不敢拉住他的手,自己是肮髒的。怎麼配去抓住那聖潔的光芒呢?他又更不能去連累。他感謝上天在他沒有希望的時候分給了他一束光。但他不能因為自己將那束光給摧毀。
董沙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別人的玩物罷了。他不需要去向任何人訴說他的痛苦。因為沒有人會理解的。
在董沙沉默的時間裏,青年緩緩的告訴他。
我叫南礫錌,我給你講講我的故事吧,也是一年冬天也是這個時間,我也同樣在醫務室裏。我的對麵同樣坐著一個醫生。他是我生命裏的第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