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會,將監控設備報警裝置與隨身攜帶的警報器頻率關聯,以便自己在外出的時候,設備有意外情況發生時,能夠及時得到報警提示。
離開工作室,登上一輛單人雙輪工具車,伊言準備去往有異常警報的B-4號采集礦區進行臨檢,如果還是像前幾次一樣,隻能通過加強通風換氣降低氜氣濃度,卻依然無法確定濃度升高的具體原因的話,就隻有通報控製中心,爭取中心的幫助了。
“他們的水平還不如我呢!如果我找不到原因,那些隻知道勾心鬥角的家夥們能行嗎?”發動工具車,並沒有使用自動駕駛模式,伊言準備自己駕駛車輛前往事發地點。
“不管怎麼樣,如果還是沒有發現原因,就去指揮中心登記一下吧,也許他們能夠解決呢?也免得如果真的出現事故,會讓人認為是我的不作為才導致的。”
沿著海濱公路,向北行駛,路上都是自動駕駛的能量塊運輸車,在來回穿梭。路邊能看到有不多的居住區散布。離開中心城區越遠,居住點越少。走了大概40分鍾後,在一塊寫著“B-4采集區10KM”的路牌的指引下,伊言轉向西邊,逐漸接近了采集區的範圍。
遠遠的看到在一片用電網紮起來的圍欄,主要功能也隻是防護野獸誤入礦區。圍欄內部就是範圍接近4萬平方米的B-4采集區了。
在大門控製台輸入密碼,進入采集區範圍內,離大門最近的就是控製室。控製室後麵就是5排長約3、4百米的能量塊臨時存放倉庫。在倉庫右邊,就是采集區入口。因為礦井在地下,兩個約有100平米的通道口也隻簡單搭建了防風遮雨的簡單的建築。隻是在出口處的地上做了防水的處理。
在控製室內選擇將出現問題的坑道中的幾個機組停止運行,並加大排風扇的運行功率,伊言穿好防護服,戴上安全頭盔,等濃度下降到安全水平後,走向問題坑道。
坑道入口離問題地點比較遠,伊言並沒有選擇從入口進入,而是越過入口,走向離事發地點最近的臨檢維修的垂直通道,準備通過那裏的升降機進入坑道。
進入升降機,選擇下降按鈕,一陣難聽的吱吱嘎嘎刺耳聲音響起,年久失修升降機開始向下運行。因為很多科技產品被主流社會禁運,如果不能通過走私渠道取得設備,那就隻能讓還能運行的機器盡量超負荷運行,像升降機這種不是必須維持最佳狀態的設備也自然隻能排在維護清單的最末尾了。
反抗軍的采礦機組大部分是由聯合電子精密儀器公司生產的,這家公司是由那些中立小國合資開設的,雖然比起帝國和聯邦的大公司的產品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好在大部分零件都不在禁運名單中,或者即使在禁運名單上,也不會被太嚴格的監管,隻要想要,總會有渠道買到他們的產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