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看一步,酒釀出來先看看能賣出去不。”
“如果銷量好,那就擴大生產規模。”
“如果不行,那就再做打算。”
有係統獎勵的釀酒技能在,外加品質優良的水源,釀出來的酒,質量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當今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酒香也怕巷子深。
王北川並不敢保證市場會不會買單。
也可以說是客戶能不能知道北川酒。
“嗯,穩紮穩打是對的。”
對於王北川的解釋,在場眾人沒人覺得不妥。
即便是這樣,他們也自認不如王北川。
一下子收了全村一年的小麥,他們就算有錢,也不敢這麼幹。
“趁著今天人到的齊,我說兩句。”
簡單的和王北川溝通過後,六爺爺咳嗽了一聲,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川子年輕,能幹。”
“也是咱們看著長大。”
“這孩子心善,你們又都是長輩。”
“有時候他可能不好說你們。”
“可你們也不要想著倚老賣老,占川子的便宜。”
“要是誰不按規矩辦事,不聽川子的安排,我這個老家夥第一個不答應!”
輩分最高的六爺爺這是在給王北川站台,他的這句話就如同是王氏家族內部的聖旨。
以後隻要有事,王北川完全可以請他出麵。
有他在,整個家族的後輩,敢說不的人基本為零。
“六叔,你放心,川子讓俺們幹啥俺們就幹啥。”
二代話事人王紅軍,代表著他們這一代人表示了決心。
王北川所處的第三代,男丁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留在家裏的隻有照顧孩子上學的幾個嫂子,自然沒人開口。
“六祖祖,他們不聽話,我替你打他們!”
第四代,也是王北川的侄子輩,剛剛上學的王梓豪,人小鬼大的說出了這句話,惹的是眾人哄堂大笑。
....
收糧工作持續了5天,看著滿滿一大倉的糧食,村裏不少人都在感歎王北川真有本事。
而在收糧工作結束的前一天,鎮上的供電所也按照王北川的要求,給王北川承包的荒山通上了電。
通電之後的第三天,淨水設備從西京運達。
當初在建造廠房時,已經考慮過設備的安裝問題,所以施工人員,隻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調試好了設備。
“呼~”
看到設備出水,這段時間已經將釀酒的設備都配置齊全的王北川,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根據計劃,北川酒廠暫時的主營業務是啤酒和白酒。
啤酒的生產周期短一些,半個月就能看到成品。
剛好能趁著天氣比較熱,市場需求大,給王北川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
白酒的話,自己製曲、白手起家的情況下,大約需要一年。
收購糧食時,王北川已經通過郭亞東,聯係了隔壁縣城的一家玻璃廠。
對方並未因為北川酒廠規模,而嫌棄這筆生意小。
隻不過能給的優惠有限,一個瓶子的價格最低2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