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馬家台的麥收戰役終於打響。
為了方便打理,前一天已經剃了光頭的王父,開著嶄新的收割機,一馬當先的衝進了金黃的麥田中。
伴隨著炙熱陽光下冒起的塵煙,指望著幾畝地掙錢的農民,恨不得立馬把麥子換成錢。
“川子,給錢。”
為了不讓自己的父親太過於辛苦,王北川也收起了往日的鹹魚之心,臨時客串起小工。
“好嘞!”
“1畝6分地,80塊錢,這是找你20。”
“好!好!”
往年,外麵的收割機到馬家台,價格都會比附近的幾個村子多一些。
畢竟馬家台的地形在這放著。
今年,王北川直接把這個價格打了下來。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和馬家台有親戚關係的收割機老板,不僅沒有罵人,反而在心裏鬆了一口氣。
價錢高,又能高到哪裏去?
外麵50塊一畝,馬家台這邊70塊一畝。
可是在馬家台割一畝地用的時間,是其他地方的兩倍。
這筆賬,他們可都是會算的。
“媽,你先收錢,我上去替我爸一會。”
臨近中午,看到自己母親出現的王北川,直接把裝錢的挎包塞進了她手中。
“咋了?”
正把收割機停在一輛拖拉機旁邊卸糧食的王父,看到王北川出現,下意識的開口問道。
“爸,你去後山檢查一下他們的工作。”
王北川心裏清楚,如果單純的說讓自己的父親下車休息,他絕對不幹。
“後山咋了?”
雖說現在有了收割機,但王父知道,後山才是最能掙錢的。
“就是讓你去看看。”
“等會行不?都等著收麥呢~”
王父很糾結。
“我開車。”
“你?”
王父看了王北川一眼,眼中寫滿了不信。
“讓我試試,反正是在地裏,也出不來什麼事。”
“行吧~”
最終,王父還是妥協了。
年輕的收割機手,坐到了曾經以為很酷的位置。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割台緩緩落下,
如同一頭巨獸般的收割機,張開大嘴,不斷地將成熟的果實,吞進自己的肚子裏。
“嗯?”
車剛沒走多遠,跟在車後麵的王父就蹲下了身子。
他用手撥開地上的麥秸,卻未找到一顆散落的麥粒。
再看被割斷的麥茬,高度整齊劃一,甚至比他這個八年的老師傅留下的還要地道。
“你這徒弟能出師了。”
不知何時出現在王福成身邊的村民,大聲說道。
“還行吧~”
王父想了好大一會,也沒想明白自己兒子是什麼時候學會開收割機。
最後隻能把原因歸結到“血脈”上。
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直至露水打濕麥秸,影響到收割速度,一天的收割工作才算結束。
“媽,明天你去後山看著吧,給我二姨夫打個電話,讓他過來幫忙收錢。”
開了十個小時收割機的王北川,一口氣喝下一瓶冰鎮啤酒後,對自己的母親說道。
“行。”
王母點了點,隨後掏出了手機。
事情很快就敲定。
“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