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蟋蟀:也叫蛐蛐兒、促織,隸屬於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身體為黑褐色,頭頂漆黑而有反光,上麵有橙黃色縱紋。常棲息於土壤稍微濕潤的旱田、磚石下與草叢間。白天隱藏在洞穴中,夜晚活動。 蛐蛐兒品種很多,玩蛐蛐的人比較喜歡的有紅頭 麻頭 火牙,還有幾種象油呼路(一聲)、嘮咪子(清音)、棺材板兒、秧子則比較普通。

嘮咪子個頭大,尾巴長,樣子醜陋,尤其不招人待見,所以如果有誰外號叫“嘮咪”,那說明他的人緣可是夠差的。

公元一九八零年 秋 中國北方某省 平原市

正是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下課鈴聲,位於平原市城西區磨房大街的磨房小學門口立刻呈現出一派熱鬧的景象,學生們或成群結隊,或三三兩兩的拉著手,勾著背從校園大門裏湧出來。

突然,十幾個七八歲的孩子相互勾著膀子站成一溜,衝大門裏一個黑胖小子起勁兒哄著:“給嘮咪一大哄喔,哦吼、哦吼!”、“給丫一搓板兒喔,搓*又搓眼兒喔,哦吼、哦吼!”被哄的那孩子也隻有七八歲的樣子,個頭不高,黑胖黑胖的,穿著一身軍裝綠,頭上戴著八角帽,背著一個破軍挎,軍挎敞開著口,露出裏麵的破鉛筆盒。黑小子小臉漲的通紅,小胸晡氣的一鼓一鼓的,兩眼惡狠狠的盯著對麵那群起哄的孩子,突然,他吼了一聲:“****!”,返身奔到旁邊的花壇,從地上揭起一塊半頭磚來,舉著板磚衝了過去。

“噢!”門口那群孩子歡叫一聲一哄而散,瞬時跑了個幹淨,黑小子握著磚頭,兀自氣憤難平的叫著:“有本事別跑,你們丫的等著,沒完!”

“咪子。”一個紮著羊角辮小女孩跑過來,拉著黑小子的手一臉不平的說道:“別理他們,惡心勁兒的,走,回家,今天在我們家吃飯吧,我媽說了,今天是我八歲生日,吃打鹵麵!”

“真的?秀兒,嘿!我最愛吃你媽擀的麵條兒啦。”黑小子一臉的喜色,剛才的不快轉眼就丟在腦後了。

黑小子叫蕭永健,差兩個月八歲,是磨房小學二年紀的學生,住在磨房大街一號院,小名叫咪子。永健本來有個小名叫小健,上學以後,因為長的黑胖,又爭強好勝討人嫌,所以被同學給起了個外號叫:“大嘮咪”,後來鄰居家的武嬸聽了,當時竟笑的彎腰岔氣兒,一疊聲的叫著:“哈哈哈哈,大嘮咪,大、哈哈哈哈!是誰呀這麼缺德,給我們起這麼個外號,大、哈哈,嘮咪,多難聽呀!哪怕是叫咪子呢,也好聽點呀。”就這麼著,永健的小名“咪子”就正式叫開了,不過“大嘮咪”這個外號依舊被那些討厭他的同學作為打擊他的武器。

永健是個孤兒。

八年前,永健的姥姥就住在磨房大街一號院的西房裏,永健的姥姥是個寡婦,屬於街道的五保戶,每月靠街道發的十幾塊錢補助過日子。那一天,正在北京念大學的永健的母親突然回到家裏,是大著肚子回來的,永健的母親還沒有結婚,在那個年代,未婚先孕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永健的姥姥氣急敗壞的詢問這肚子裏的孩子是誰的,母親卻抵死不說,而且堅決要把這孩子生下來,誰勸都不行,氣得永健的姥姥堵著一號院的大門整整罵了兩天,罵那個挨千刀的男人——永健他爹。

永健的母親在那間低矮的小平房裏把孩子生了下來,由於沒有醫療措施,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死了,臨死前她告訴永健的姥姥,孩子他爹姓蕭,是個好人!

沒有了母親的永健撕心裂肺的哭嚎著,南屋的武嬸聽不下去了,她毅然的給剛剛兩個月大的女兒秀兒斷了奶,把奶水給了永健,“孩子又沒錯兒!”永健就這麼活了下來。那個年代的人心眼兒好,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