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劉省長,盡管程度的話有些過激,但這也是事實啊!我們的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老百姓才不幸福。”我補充道。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認真做事就行了,你們千萬別說那些沒意義的話,擔心禍從口出啊!”劉省長歎息道。
他能不明白麼?
他心裏比誰都明白!
可即使是他也無能為力!
這不是一個人能改變的事。
“劉省長,我們並沒有談論組織上怎麼樣,我們隻是在談論一些現實的問題。”
“馬思克在我們這名氣很大,在國外卻並沒什麼名氣,維特根斯坦在國外名氣很大,在我們這正好相反,沒幾個人聽說過。因為二人的思想截然不同。”
“維特根斯坦寫的是邏輯哲學論,馬思克寫的是資本論,邏輯學是國外排名第二的學科,僅次於數學,而我們受聯蘇影響,這門學科已經被剔除了幾十年。”
“如果這門學科被普及,那大家都會變得更加聰明,老百姓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能看穿事物的本質,都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畏強權,一起去爭取權益,對於某些部門來說,這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正如在我們這兒,丈夫被裁員或者降薪,妻子隻會指責他沒有用,甚至離婚。而在某些國家,妻子會聯合其他人一起去遊街示威,在她們看來,丈夫失業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政府不作為。”
“在國外,邏輯學是一到五年級必修的學科,可我們這兒不行,上麵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學校,到底是培養全麵性的戰略人才還是培養聽話的996,大家心裏都有數。”
“馬思克提出的辯證法是雖然什麼,但是什麼,而邏輯學是因為什麼所以什麼,人家玩的是因果論。”
“馬思克辯證法認為事物有好壞兩麵,比如一件事情,領導會說這件事情可能很好,但是怎樣怎樣,也就是說,這件事情是被領導否定的。這樣說雖然沒有錯,可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這個項目不錯,可以投資,不過我們還是得慎重考慮一下,考慮一下的結果就是不投,但他並沒有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就放在那裏不管了。”
“而邏輯學說的是有什麼樣的因,結什麼樣的果,它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誕生的。”
“文化與文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觀眾每個國家人民的幸福指數就能得出這個結論,我們所信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眾人像聽天書一樣聽我說這些大道理,他們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套理論。
“同偉,你這些都是在哪看到的?”劉省長問道。
“書上。”
“你在否定馬思克主義?”
“沒有,我隻是就事論事,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幾百年前的老古董,早已過時。”我淡淡道。
“同偉,話可不能亂說啊!”
“如今經濟蕭條,我認為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老百姓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哦?同偉,你這個觀點又是怎麼得出來的,也是從書上看的嗎?”羅湖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