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今天的會就到這裏,散會。”
眾人離開後我也準備走,被鍾灝灝叫住。
“同偉,來下我辦公室。”
“好。”
走進辦公室,她為我泡了一杯茶。
“謝謝。”
“同偉,今天的事,我還想跟你詳細聊聊。”
說著她坐了下來,也為自己倒了一杯茶。
“鍾書記,你想問什麼?”
“我對於經濟這塊不是很懂,你能給我解釋下放開限購的影響嗎?”
“鍾書記,既然你不懂,那我就說簡單一點,這件事這對於我們連海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有那麼嚴重嗎?”鍾灝灝訝然道。
“當然,所有的房企,所有的老百姓都跑去其他城市投資,我們連海的地在幾年之內將無人問津,很難賣出去。”
“土地財政是市政府最主要的來源,沒有之一,地賣不出去,錢從哪來?我們連海怎麼發展?”
“而且房地產是源頭產業,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礎上,建築業、裝修行業、家具行業等等,包括後期人口的引入、學校、醫院、工廠,都需要依靠房地產帶動。”
“你這麼一說我倒是聽明白了。”鍾灝灝笑道。
“同偉,剛才他們不是說放開限購對於京州這些大城市反而不利嗎?老百姓不會買賬。”
“嗬嗬,你聽他們扯淡!”我白了她一眼。
聽到這話,鍾灝灝無語了。
她隻能自顧自喝茶來緩解尷尬。
“普通人的腦袋能想清楚多少問題啊?他們隻會人雲亦雲,聽那些不靠譜的言論,哪懂得獨立思考?”
“我打個比方,鍾書記,你是京州人,家裏有點餘錢,你已經有兩套房了,聽到京州要放開限購,你手裏的錢又剛剛夠,你會不會買房?”
“沒有別的投資方向,買房是資產保值最好的一種方式,我應該會買。”鍾灝灝道。
“這不就得了,你的想法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他們才不會考慮那麼多,先買了再說。而且像京州呂州這兩個城市,能賣的地已經不多了,物以稀為貴,大家都會去搶的。”
鍾灝灝眉頭一皺,她在認真思考著我剛才說的話。
她出身於名門世家,從小接受的是正統的教育,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對於經濟這一塊,她的確知之甚少。
甚至她的長輩,對經濟學深入研究的也很少。
人家起點太高,壓根就不需要跟商人打交道。
我不一樣。
雖然我也不懂那些理論知識,但我是實操者。
早年跟趙瑞龍,高小琴,丁義珍他們打交道的時候我學到了很多。
什麼無中生有,一本萬利,借雞下蛋,這些事我門兒清。
解除限購這條小道消息,我從中嗅到了一絲陰謀論的氣味。
就怕這是有心之人故意釋放的煙霧彈。
害了連海不說,京州呂州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如果這條消息是假的,那麼最倒黴的就是沙瑞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