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術
武術(武學)是擁有武力和使用武力的學問,是運作武力的學術。修證武道、造就武力、表述武力是武術運作的全過程。武術包括所有以原始風格表述武力的項目,也包括所有的展示武力和使用武力的形式。
人類本能的對武力的需求產生了武術,在漫長的曆史時期內它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人體結構的相同和思想行為的一致決定了古今中外的武術的性質模式和行為原則的無差別,環境的限製、世俗的影響和人為的因素導致武術形象的千姿百態。
武術的載體可以是任何一個拳種,一門搏擊術,一個格鬥項目。武術的表相可以是任何一種形式,任何一種風格。武術基因凸現的是自然的法則,而載體尤其是載體的表相凸現的則是人為的意誌。武術的定義很廣泛,它包括有拳擊、日本柔道、巴西柔術、韓國跆拳道、法式踢打術、日本空手道、中華武術(中國武術)、泰國泰拳等。雖然武術定義廣泛,但是目前武術狹義的含義特指中華武術。
格鬥(搏擊、技擊)是武術的一種表達形式,是一項古老的技能。說它是技能,是因為它的目的和絕大多數運動的宗旨相左。不管格鬥有多少種功效,健身也好,防身也好,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快、最狠、最有效地擊斃對手。聽起來讓人有些毛骨悚然,但隻有認清了格鬥的實質,才能正確地理解和分析格鬥理論、比賽和訓練中的一係列問題。
力量是格鬥的重要因素,中國武術有言“一力降十會”。但力量並不是格鬥的決定性因素。格鬥擁有一套完整的訓練理論,如果不能深入領會它的精髓並將其貫徹到訓練中,縱有再大的力量也是枉然。反過來說,在雙方擁有相近的技術實力的情況下,力量大的一方取勝的機會無疑增大了許多。
拳擊可能是一般人最具感性認識的格鬥形式,是戴(拳擊)手套進行格鬥的運動項目。它起源於英式格鬥,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民主文明社會的國家,希望能用一種相對文明的方式體現格鬥的精神。踢擊作為攻擊力最大的招法,理所當然地被禁止了。摔法、反關節技術也相繼被取消,隻有最基本,並且也是殺傷力最小的拳法被保留下來。在世界範圍內,它開展得最為普及,還順利地進入了奧運會,相對發展水平最高。
柔道是第二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柔道由柔術發展而來,有投技、寢技、擋身技三類技術。其中擋身技主要包括一些踢打動作,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被從奧林匹克柔道中剔除出來。柔道看似與摔跤相近,實則有根本區別。前者是經過刪減的格鬥項目,而後者則是典型的角力項目。由於柔道靜力性動作多,對力量的要求比拳擊更高。史上的一些柔道名家都以力量著稱。
與柔道同根的格雷西柔術(亦稱為巴西柔術),在曾經忽視摔法及反關節技術的自由搏擊界,一度曾刮起“柔術旋風”。巴西柔術起初是一種扭鬥的武術,它的技術和策略都基於對地麵打鬥的深入研究。柔術練習者,擅長將對手拖向地麵,然後在地麵上獲得控製的姿勢。一旦形成控製姿勢,柔術練習者可以使用關節技、絞技或擊打技術等多種攻擊手段,將對手製服。
跆拳道是第三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所謂跆拳道,跆指腳踢、摔撞;拳是用拳頭擊打;道為藝術方法。前兩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都不約而同地回避了腿法這個殺傷力最大的技術,但缺少了這種最重要的技術,格鬥世界無疑是極不完整的。怎樣既能反映腿法技術,又能保證參賽者的安全呢?跆拳道吸取了擊劍的思想,用一種點到為止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使跆拳道練習者的數量呈爆炸式增長。
法式踢打術(Savate)是由法國發揚的一種技擊運動,其腿法非常突出。又稱為法式拳擊、法國踢拳、法國踢腿術等;音譯名詞是“薩瓦特”,它是使用拳法技術與腿法攻擊的一種格鬥技,包括許多在空手道和跆拳道中能見到的腿上功夫,包括側踢、旋轉踢和鉤踢。它們更加迅猛、力量更小。時至今日,在歐洲很多自由搏擊選手身上,仍能看到法式踢打術的影子。
空手道是日本的主流格鬥項目,以凶猛的前踢和變化多端的手刀而著稱。它原稱“唐手”,因日文讀音與“空手”諧同,在1935年才正式改名為空手道。空手道最早發明了“寸前即止”的比賽方式,大大增強了比賽的安全性,但格鬥者的攻擊力度也受到了極大的限製。武術家大山倍達曾在美國刮起“一擊必殺”的“空手道旋風”,他創立的極真會被稱為格鬥空手道。
散打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擂台形式。散打又叫散手,古時稱之為相搏、手搏、技擊等。散打是拳術各項訓練的總成,是直接檢驗拳術鍛煉的綜合體現,就其原始意義來講,乃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徒手搏擊。散打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為主要進攻手段。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摔法是散打的殺手鐧,在以拳腳為主的普及型格鬥界,散打摔法讓很多門派的格鬥者感到不適應。
泰拳脫胎於暹羅武術,號稱“五百年無敵”,時至今日仍是殺傷力最大的普及型格鬥。泰拳號稱“八條腿運動”,泰拳拳法和拳擊中拳法基本一致,但除此之外它還擁有凶狠的膝法、肘法,以及異常剛猛的腿法。泰拳的標誌技術——橫掃踢,曾使眾多的格鬥者葬身於鐵腿之下,被踢斷胳膊、踢斷腿的不勝枚舉。泰拳的力量訓練思路比較獨特,強調耐力訓練,要求每一擊都集中全身力量,對訓練重量倒不太關心。
自由搏擊,又稱國際自由搏擊,60年代發端於歐美,以美國為主要起源和發展中心,在西方文化環境影響下,在全球文化、經濟等大範圍交流碰撞和開放融合的曆史背景中,逐漸孕育並發展壯大起來,是一種沒有套路、沒有宗派,強調個性風格,以實戰求勝為主旨的西方自由式全接觸徒手攻防搏擊術。自由搏擊兼容並蓄了東方中國武術、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韓國跆拳道、泰國拳,以及西方拳擊和摔跤等武道的精華,是現代東西方武道文化和技藝的最佳結合產物,是當今世界武壇獨樹一幟,高度科學化和藝術化的先進實戰武道,體現了人類武道融彙的成果和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