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清水次郎後沒多久。
前方戰報傳來!
“報……閔東急報!閔東沿岸遭大批海盜侵襲,燒殺搶掠,駐軍潰不成軍……”
“報……西南邊境駐軍潰敗千裏……”
“什麼?”武帝震怒,“區區海盜而已,打上內陸駐軍竟然打不過?這幫廢物!”
“西南邊境又潰不成軍,天要亡我大夏嗎?”
龍椅上的武帝胸膛劇烈的起伏,剛答應的清水次郎剿滅海盜,就出了這檔子事。
難道景炎說的是對的?海盜真沒那麼好對付?
不光武帝震驚,滿朝文武皆不敢吭聲。
大皇子低著頭,不知在想著什麼。
不知過了多久,武帝終於緩過勁。
說道:“眾愛卿,現漠北戰事吃緊,西南邊又有一群小國常年騷擾邊界,閔東於危難之際,現有誰願意前往剿滅海盜,抵禦外敵?”
此話一出。
下方的官員開始喋喋不休的討論著。
沒過多久。
兵部尚書李謙站出來說道:“微臣在兵部已有些年頭,最近幾年各地方戰亂不斷,能排上號的,有能力勝任者盡數派出。
死的死,傷的傷,要是陛下同意,微臣願意申請領兵出戰!”
武帝下意識皺眉,顯然有些生氣。
壓低腔調說道:“李愛卿是在責怪朕好戰,說的氣話吧!”
“臣不敢!”
武帝大聲嗬斥道:“那為何我泱泱大夏卻選不出一位有才能的將領?”
兵部尚書李謙一直屬於主和派與右相李靈翰一個鼻孔出氣。
李靈翰見氣氛有些不對,連忙說道:“臣以為李尚書隻是暫時沒有頭緒,也許回去後翻翻名單還是能推薦出合適的將領。”
一位守衛疆土的合格將領竟然要翻名單才能找出,那麼這個國家人才已經凋零到各種地步了。
景炎記憶裏,大夏三百年內戰事就未停過,將士們如同秸稈一般,倒下一波又站起來一波。
朝堂內已經有很多人對武帝的做法不滿。
但懾於武帝君王的地位,官員們也不敢反抗過於激烈。
因為在這之前,已經有不少官員提出反對意見被砍了頭。
李靈翰繼續說道:“但是陛下,微臣鬥膽直言,就算選出了合適的將領,仗還要繼續打嗎?
三百年了,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三百年,死了多少人,多少老百姓是白發人送黑發人,多少孩子客死他鄉。
臣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都心疼不已,還請陛下暫時請和,與民休整。”
李靈翰這次是真的豁出去了,直接當麵開懟。
就差直接揭開武帝的底褲了,
而武帝臉上卻看不出什麼變化。
估計心裏也不好受。
左相吳承傅直接站出來指責:“我大夏國土遼闊,地大物博,兵多將廣,你這說的危言聳聽了,沒有這些戰士在前線,後方的老百姓有好日子過嗎?
李相還是不要目光短淺,隻看到眼前的悲痛,而忽略了未來的美好。
我們請和,敵人就會善罷甘休嗎?
不到萬不得已,像今日的情和萬萬不能發生。”
吳承傅是主戰派,力挺武帝。
李靈翰不服:“吳相,那些在前線戰鬥的孩子不是你的兒子,你當然會這麼說!”
吳承傅立馬反擊:“吾兒天生體弱多病,我倒是想送去前線,展我大夏國威,但是條件不允許。”
聽到李靈翰的話,四位皇子交換了一下眼神。
你個老不死的什麼意思?
這句話看似在罵吳承傅,實際上也是說給武帝聽的!
他當然知道吳承傅的兒子體弱多病,若是真的送去前線,估計能直接死在半路上。
這很明顯是在逼著武帝送一個兒子去大夏國東邊守衛疆土。
景炎很想罵李靈翰這老東西幾句。
你說就說,幹嘛扯到我們身上來。
“兩位愛卿不要再吵了,朕意已決,仗是一定要打的。”武帝打斷了兩人,“李愛卿你的話朕聽明白了。
不就是送一個皇子去前線嗎?朕早有此意!”
李靈翰低著頭說道:“陛下聖明,您一身戰功赫赫,全國上下沒有一個不服您的,但是現在民間早有傳聞。
陛下有四位皇子,竟然沒有一個能站出來鼓舞前線的士氣,說幾位皇子都是廢物,還不及您的萬分之一。”
景炎暗自罵道,說幾句能怎麼樣?能少一塊肉?
命是自己的,嘴是別人的,你個老東西管的還真寬。
“一派胡言!”三皇子說道:“父皇,我願意請戰!”
大皇子和二皇子反應慢了半拍,接著紛紛請戰。
四個皇子之中隻有景炎沒有表態。
武帝掃了一眼景炎,“景炎,你為何一言不發?”